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余谦,沈钦,廖俊喆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611130

【摘要】目的:观察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降低心率、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富马酸比索洛尔

目前,因β受体阻滞剂仍有增加气道阻力的风险,使该类药物在合并COPD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相关研究表明:应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并没有出现病情加重、气道功能变差、生活质量下降等[1]。本研究主要对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2014年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均按照相关标准予以确诊[2-3];其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65~80岁,平均73.8岁。排除标准:急性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β-受体阻滞剂过敏、心动过缓和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扩冠、抗血小板、调脂、营养心肌、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伴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给予降压、降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康忻,德国默克诺兰德公司生产)口服,起始剂量1.25mg/次,1次/d,每周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肺功能的变化调整剂量,每次增加1.25mg至最大剂量(5mg/d),疗程6周。

1.3疗效判定①显效:无心绞痛发作,心率波动在60-90次/min;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胸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率波动在90-110次/min;③无效:治疗后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治疗6周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6min步行试验观察组治疗前,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为(336.5±49.7)m,治疗6周后(394±63.4)m;对照组治疗前(332.8±50.2)m,治疗后(361±62.1)m。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2.3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治疗6周后,2组患者在FEV1%预计值、FEV1/FVC、PEF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将药物减量后缓解。两组其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心脏β1受体而降低机体对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反应,引起心率下降,心肌收缩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冠心病改善症状及预后均有一定作用。既往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而导致该类药物的使用受限,而比索洛尔为新一代的长效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β1/β2的选择性约为75:1,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及膜稳定性。长期使用β1受体阻滞剂使β2受体上调,可加强内源性拟交感性活动的支气管扩张,气道反应性降低,从而降低支气管收缩的危险性[4]。国外文献报道高选择性的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合并COPD的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5]。2011年COPD全球倡议(GOLD)认为,即使在合并严重COPD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所获得的益处仍远大于潜在的风险[6]。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肺功能及呼吸道症状影响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单一剂量治疗和长期治疗均不引起慢阻肺患者FEV1的下降,不加重呼吸道症状,也不削弱合用β-受体激动剂的舒张支气管作用[7]。本研究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的缓解程度及60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对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及预后,并且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比索洛尔对气道阻力的影响较小,应用于COPD患者的安全性较高。但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缺乏长期用药资料,治疗期间应该加强观察。

参考文献

[1]AndrusMR,HollowayKP,ClarkDB.Useofbeta-blockersinpatientswithCOPD[J].AmPharmacother,2004,38(1):142-145.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7一l6.

[4]ChangCL,MillsGD,McLaehlanJD,etal.Cardio-selectiveandnon‐selectivebeta-blockers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effectsonbronchodilatorresponseandexercise[J].IntMedJ,2010,40(3):193-200.

[5]AndrusMR,HollowayKP,ClarkDB.Useofbeta-blockersinpatientswithCOPD[J].AmPharmacother,2004,38(1):142-145.

[6]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解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49-256.

[7]SalpeterS,OrmistonT,SalpeterE.Cardioselectivebeta-blockeruseinpatientswithCOPD[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2(2):CD00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