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株血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药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80株血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药敏分析

刘爱民

刘爱民(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苏沭阳223699)

【中图分类号】R9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49-01

【摘要】目的分析本医院血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采用K-B法对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西丁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中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占67.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引起新生儿、儿童、年老体弱及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感染,耐甲氧西林的黄金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已很高,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应加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指导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耐药性,对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菌血症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致病性强、耐药率高。为了了解本院血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药敏情况,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0株,按常规方法鉴定。

1.2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以无菌方法采集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的菌株以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鉴定。药敏采用K-B法

1.3MRSA鉴定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试验按CLSI标准进行。头孢西丁含量为30μg/片,置35℃孵育18h。结果判定标准: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21为耐药,为MRSA≥22为敏感。

1.4统计处理

用WHONET5.4软件进行处理。

2实验结果

2.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科室的分布: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ICU病房最高(15株),占18.75%,,其次分别是新生儿病房、肿瘤科病房、呼吸科病房。MRSA的分布也是ICU病房最高,占MRSA总数的22.2%,新生儿病房、肿瘤科病房,呼吸科病房分别占20.3%、16.7%、13.0%。

2.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临床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达92.5%,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超过50%,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

3讨论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分离的MRSA,以ICU病房最高,占22.2%,其次分别是新生儿病房、肿瘤科病房、呼吸科病房。ICU病房、肿瘤科病房、呼吸科病房MRSA的分离率比较高,提示年老体弱、抗肿瘤药物应用、住院时间长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新生儿病房MRSA分离率比较高,与近年来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和光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有关,另外与新生儿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较低有关。MRSA是多重耐药菌,院感科应加强监测,督促有关科室,加强消毒隔离,以防MRSA爆发。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临床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达92.5%,说明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无效;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超过50%,对这些抗生素应该根据药敏情况调整使用;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糖肽类抗生素在结构上都具有高度修饰的七肽骨架,作用靶点在细胞壁成分D-丙氨酰-D-丙氨酸上,作用机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同,都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交联,从而使细菌发生溶解,所有的糖肽类抗生素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活性,尤其适用于MRSA。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万古霉素,及去万古霉素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市的替考拉宁,后者抗菌活性、药代特征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并且最接近作用部位。研究表明,通常导致阳性细菌对作用于50S核糖体亚单位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对利奈唑胺均无影响,包括存在修饰酶、主动外流机制以及细菌靶位修饰和保护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可用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经使用万古霉素无效的病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引起新生儿、儿童、年老体弱及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感染耐耐甲氧西林的黄金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已很高,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应加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总之为了提高住院病人败血症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医院加强综合管理,做好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细菌的耐药状况,以便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李春辉,吴安华,黄昕,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032-035.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