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试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的调查分析

陈晓琴

陈晓琴

(南京市血液中心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方法: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调查、问卷、当面咨询的方式对受试者的献血心理进行调查,并跟踪调查其是否进行再次献血,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居于献血心理排名第1位的是持有爱心奉献心理,所占比例为35%,排名第2位的是健康投资心理,所占比例为21.7%,剩下依次为免费体检心理,所占比例为15.6%、防病心理,所占比例为12.2%,尝试心理,所占比例为10.6%以及隐匿心理,所占比例为3.9%。900名受试者中发生再次献血行为者共475名,其中保持健康投资心理者再次献血占据比例为62.3%,居于第1位,防病心理占据比例为57.6%,排名第2,依次为尝试心理41.1%、爱心奉献心理39.5%、免费体检心理30.8%和隐匿心理26.7%;未发生再次献血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忙,暂时无暇顾及但以后会继续参与献血者95名(31.7%),已经献过,不想再献者75名(25%),因家人劝阻或顾虑献血对自身不良影响者65名(21.7%),害怕疼痛者40名,其他综合原因或表述不清者25名(8.3%)。结论: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献血心理,并不断优化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鼓励无偿献血行为,提高人群的重复献血率。

【关键词】再次献血行为;初次献血心理;献血者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68-01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近年来血站对无偿献血的大力宣传,使得社会上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显著性进展,基本上能够满足临床输血的实际需要。因此,发展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已经成为了目前血站的核心工作[1]。为保障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0名,女410人;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28.5±4.5)岁;其中学生150人,农民90人,公务员210人,军人230人,外来务工人员220人。

1.2方法

采用电话调查、问卷、当面咨询的方式对受试者的献血心理进行调查,并对不同的献血心理进行归纳分类。初次献血6个月-3年内跟踪调查受试者是否存在再次献血的行为,并对不同献血心理和献血者的再次献血行为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以上述形式调查他们未再次发生献血行为的原因,分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900名受试者初次献血心理和再次献血行为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居于献血心理排名第1位的是持有爱心奉献心理,所占比例为35%(315/900),排名第2位的是健康投资心理,所占比例为21.7%(195/900),剩下依次为免费体检心理,所占比例为15.6%(140/900)、防病心理,所占比例为12.2%(110/900),尝试心理,所占比例为10.6%(95/900)以及隐匿心理,所占比例为3.9%(35/900)。

跟踪调查结果显示,900名受试者中发生再次献血行为者共475名,其中保持健康投资心理者再次献血占据比例为62.3%(143/230),居于第1位,防病心理占据比例为57.6%(72/125),排名第2,依次为尝试心理41.1%(53/129)、爱心奉献心理39.5%(150/380)、免费体检心理30.8%(40/130)和隐匿心理26.7%(12/45)。

2.2未发生再次献血行为的研究调查结果

900名受试者中共300名未发生再次献血行为者接受了调查,未发生再次献血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忙,暂时无暇顾及但以后会继续参与献血者95名(31.7%),已经献过,不想再献者75名(25%),因家人劝阻或顾虑献血对自身不良影响者65名(21.7%),害怕疼痛者40名,其他综合原因或表述不清者25名(8.3%)。

3讨论

众所周知,无偿献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公益行为,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道德规范。本次试验之中,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可见爱心献血在初次献血占据比例最高,排名居于第1位,这是一种值得发扬的高尚行为和心理表现[2]。但是,单纯的凭借一时热情和浅薄的风险意识并不能将献血工作长期保持下去,因此,当再次对受试者进行献血行为调查,爱心献血行为已经下降到了第4位,甚至不及健康投资、防病心理和尝试心理的献血者数量,仅高于持有体检心理的人群。这些足以说明,无偿献血不仅是公益行为,也是一种医学行为,需要进行大力的宣扬和倡导[3]。另外一方面,持有健康投资心理以及预防疾病心理、尝试心理的无偿献血者也比较多,原因可能是人群自身对献血的基本常识和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也想为自己或家人在以后生病需要输血时节约费用。尝试心理的多为年轻人,可以说是持续献血潜在的主力军、持有免费体检心理者,多数是为了通过献血查看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无论是哪种献血心理,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以便提高献血率,保证血站输血工作顺利开展,进而挽救更多需要输血患者的生命[4]。

总而言之,血站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采血工作的体检医生、护士等应该不断加强心理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血站的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才能鼓励更多的无偿献血者积极进行无偿献血,提高人群的重复献血率[5]。

参考文献

[1]潘振英,朱莉丽.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2011,06(7):861-862.

[2]王超英,蒋瑞.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40-142.

[3]刘培兴.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1(2):166-167.

[4]王爱红,毛雄伟,王孝芳等.89例献血前血液筛检合格者主动退出献血原因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788-789.

[5]王乃红,傅雪梅,廖耘等.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