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配合光疗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抚触配合光疗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李莹

李莹

(清镇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贵州清镇551400)

【摘要】目的:观察抚触配合光疗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间断光疗、给予足够液体、热卡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新生儿抚触,观察两组每天经皮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两组每天经皮胆红素值变化情况与黄疸消退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光疗配合抚触与光疗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相当,但抚触无传染疾病的风险,且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抚触;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16-02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血中的IgG溶血性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胎儿及新生儿红细胞破坏的免疫溶血性疾病[1],溶血严重时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必须加强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重点监护,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现对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共收治经母子血型免疫学检查后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80例的治疗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均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ABO溶血诊断标准的80例病例,母亲血型为O型、Rh(+),孩子为A型、Rh(+)或B型、Rh(+),均为足月儿,出生体重2700~4000克,生后36小时内出现黄疸,不伴其他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平产28例,难产12例),其中羊水粪染的16例,脐带绕颈的10例;对照组40例(平产23例,难产17例),羊水粪染11例,脐带绕颈的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日龄、出生体重、性别、病情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入院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对照组在间断蓝光照射、给予足够液体量、热卡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剂量丙种球蛋白2.5克/天,静脉滴注1次。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新生儿抚触。抚触的顺序: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2次/天,15-20分钟/次,保持适宜的室温在25°C左右。

1.3疗效观察

根据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Bilirubin,TCB)值与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TSB)值呈线性关系[2],用TCB值估计TSB浓度。采用JH20-1B型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生产)监测皮肤黄疸情况(分别取新生儿前额正中、胸骨柄处为测定点,二者平均值为黄疸指数),利用黄疸指数,参照相关文献诊断标准[3],观察两组治疗期间黄疸的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

2.结果

表两组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x-+s,mg/dl)

2.1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见表1。

2.2转归

两组全部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3.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病疾病,临床以胎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其一旦发生,常留有脑性瘫痪、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因此,应及时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经皮胆红素监测,达到光疗水平,及早进行光疗,防止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4]。

目前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多采用光疗、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输注方法,严重病例采用换血疗法。换血疗法操作复杂、无菌操作要求甚高,众多基层医院无条件开展此项工作。因此,寻求简单而有效适于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医务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静脉丙种球蛋白对已破坏的红细胞无效即不能降低体内已经产生的胆红素水平,使用过晚不能产生明显效果[5]。输注丙种球蛋白有传染疾病的风险,而新生儿抚触操作简单、实用、安全、经济,无丙种球蛋白的上述缺点。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触,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新生儿肠腔内胎便中含有胆红素80-100mg,相当于新生儿每天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胎便集聚在肠腔不能及时排出,由于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随之增加,从而发生黄疸或黄疸加重。抚触可使肠蠕动增加,胎便尽早地排出,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研究还发现抚触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使食量增加,体重增长加快[6]。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前两组经皮胆红素值、治疗后黄疸值的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当。抚触可以减少胆红素的吸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减少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的危害,同时,抚触还能使新生儿心情愉悦、安静、少哭闹,促进消化功能、加强免疫力及应激力、改善新生儿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抚触作为一种既简单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疗效理想,无任何副作用,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HadleyAG.Laboratoryassaysforpredictingtheseverityofhaenolyticdiseaseofthefetusandnewborn(J).TransplantImmunology,2002,10:191.

[2]郭筱枝,李呈媚,陈丹等.经皮测量总胆红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3):242.

[3]桂永浩.小儿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79.

[4]顾伶圻,吴丽秀.早期综合干预ABO血型不合新生儿及预防高胆红素血症(J).中西医药杂志,2009,38(9):846.

[5]曹家平.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2(2):186.

[6]AngarwalKN,GuptaA,pushkarmaR,etal.Effectofmessageauseofoilongrath,bloodtloosleeppatternininfants(J).TndiaJMedRes,2000,1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