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农民执掌村务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3

富裕农民执掌村务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

范茹平

的村民自治制度,客观上加速了该阶层进入乡村政治领域的步伐。在农村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他

们,由于有着自己特殊的经济、政治需要,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就不可避免。本

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其不良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富裕农民阶层政治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Thewelloffpeasantwieldsthevillage

servicetothecountrysidedemocracyatthegrassrootslevelpoliticsinfluence

FanRuping

Abstract:Alongwiththereformandopenpolicythoroughdevelopment,ourcountry

countrysideappearedarelativelywealthyfarmersocialstratum.Thetransitionperiod

society,ShangDaiconsummatedthevillagersautonomoussystem,onobjectiveaccelerated

thissocialstratumtoenterthevillagepoliticsdomainthestep.Occupiesdominant

positiontheminthecountrysidepoliticslife,becausehastheoneselfspecialeconomy,the

politicalneed,isalsoinevitabletoourcountrycountrysidedemocracyatthegrassroots

levelpoliticaldevelopmentnegativeeffect.Thisarticleproposedfromfiveaspects

eliminatescountermeasurewhichitaffectsnotgood.

Keywords:WelloffpeasantsocialstratumPoliticsparticipationCountrysidedemocracyat

thegrassrootslevelpolitics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58-02

肇始于30年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和发展空间。一批颇具经济眼

光、管理才能和特殊胆识的农民逐渐拉大了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富裕农民阶

层。依靠强劲的经济实力和政策支持,这些富裕农民在村民自治活动的政治运作中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

。虽然这一现象会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而最终消亡,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富裕农民阶

层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不可轻视。今天对其柄权原因和影响进行理论剖析,对促进我国

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富裕农民阶层执掌农村基层政权的原因

富裕农民执掌农村基层政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

因素有以下几点。

1.1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富裕农民执掌基层政权提供了经济支撑。政治参与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一大批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农村涌现。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和发展,这些企业已经形成

了一定规模,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拥有对企业人、财、物的支配权,这

就为他们谋求政治权力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1.2农民的观念转变为富裕农民执掌基层政权提供了思想支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致富光荣”

等观念的提出,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富有本事穷无能”的观念取代了“越穷越光荣

”的思想意识。对市场、商品经济缺乏了解的农民对村里的少数经济能人——富裕农民给予很大的社会

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带领自己脱贫致富。这种期待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农村公共权力的思想基础。

1.3村民自治制度为富裕农民执掌基层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国家希望农村干

部、经济能人利用乡土优势带领农民迅速脱贫致富。既是领军人物,首先要求自身具有较强的致富能力

,这样的时代主题呼唤,为富裕农民进入农村政治领域并在农村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政治基

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使得农民有了自己选举村干部的权利,这就为富裕农民执掌农村基层权力提

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富裕农民阶层执掌农村基层政权的消极影响

富裕农民阶层执掌农村基层政权无疑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依经论政的执政模

式却存在着一定缺陷,对农村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

2.1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阶层在政治生活中必然会更多地谋求本阶级的利

益。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作为富裕阶层的农民绝大多数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在行使

政治权利时不能代表最广大村民的利益,特别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村民的利益,而这一部分

农民却是农民中的大多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所依靠的力量。

2.2强化了普通村民经济上对富裕农民的依赖。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在经济上依附于封建

地主经济,在政治上作为封建地主政治的承受者,形成了严重的崇尚家长、崇拜权威的封建专制思想及

依附性强、自主性差、臣服奴化的臣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农民甚至对整个国民还残存在着影响。在

当前这种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还不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掌握的时刻,他们还没能

力去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于是,广大农民很自然地会在经济上依附于懂市场、善经营的富裕农民。而

富裕农民对农村基层政权权力的获得,又使其成了名正言顺的带头人,这就更加强化了这种依附性。由

此产生的依附思想将成为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严重羁绊。

2.3导致了村民对政治参与的冷漠。在这种模式中,人们最关注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得。作为领导者

会错误地认为只要能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从而漠视村民的政治权利。作为村民

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也会产生错觉,以为政治是当官的事情,自己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从而导致对政

治参与的冷漠,忽视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村干部完全在自我约束下行使权力,这将很难使我国农村民

主政治踏上健康发展之路。

3.消除富裕农民阶层执掌农村基层政权不利因素的对策

富裕农民阶层执掌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根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要想消除其对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应从扩大村民政治参与力度,加强对富裕农民干

部的监督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3.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人们已普遍接受这一看法,即传统社会与现

代社会的主要政治差别:在于政治参与的规模和程度,在较富裕和较工业化、城市化的复杂社会里,更

多的人以多于他们在欠发达、农业的、乡村的、更为原始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下所拥有的方式,卷入政治

中去。”①这说明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一个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人,整天为生计而奔

波,自然无暇顾及政治参与。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社会经

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占相当的比例,这制约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农民经济实力,为村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

撑。

3.2普及村民的文化、法律知识,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水平。列宁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

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②我国农

村的村民文盲比例较大,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严重制约了村民政治参与水平。因此,应该大力普及农村

义务教育,继续推行农村成人扫盲工作,整体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吸

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又要积极吸纳世界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升村民政

治参与水平。

3.3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普通村民政治参与的合力。“组织是通往政治权力之路,也是稳定的

基础,更是政治自由的前提。公民有组织地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向”。③而分散的个

体是无法与有组织的机构抗衡的,要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合力,必须提高他们的组织化水平。为此,要

成立农民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抵御各种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害的行为。因为农民通

过合作组织不但可以学会如何管理公共事务,而且通过组织的集体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

监督干部、约束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民主管理,

3.4完善村民自治法规,规范富裕阶层村民干部行政程序。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

此必须完善村民自治法规,加强对村干部的法律约束和对村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提

供法律保证。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实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富裕阶层乡村

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这些都对于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具有重要

作用。

3.5加强政府指导,均衡政治参与主体力量。目前我国是政府主导型政治文化,因此政府要明确职能部

门的职责,开展调研,拟定推进计划。要设计和筹划出一套适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政治参与载体,形

成中国特色制度化的村民政治参与机制,均衡政治参与主体力量,为村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组织上的保

证,巩固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总之,富裕农民执掌农村基层政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

,其双刃剑的作用非常明显,作为带领人民奔小康的执政党,在明了其消极面的情况下,必须最大限度

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注释

①[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竺乾威等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89

②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0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汪寿华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91参考文献

[1][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竺乾威等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版

[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版

[3][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汪寿华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