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

/ 4

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

贾阳周小乐吴锵

贾阳周小乐吴锵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弱是影响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某理工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样本,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归纳出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基于能力模型要素,从政府、高校、企业、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五位一体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概述

在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首次提出就业能力概念。在概念内涵研究方面,Hillage认为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它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向雇主和环境展现其所拥有资本的方式[1];Fuguate在对就业能力的界定中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认为就业能力是识别工作机会及获取工作的能力,由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集合的交集所组成[2]。在结构维度研究方面,美国培训发展协会(ASTD)定义了就业能力所包含的16项技能,并将其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3];Knight和Yorke提出了USEM就业能力研究模型,它包含四个组成要素:对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的理解力、应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个体效能、体现战略思考和战略反应的认知[4]。在培养策略研究方面,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措施包括注重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的融合,注重就业能力的全面开发,注重多种方式的开发,注重焦点领域的开发。他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提供集中化支持、使可雇佣性特征开发嵌入学习计划、创造性地提供工作体验的机会及应用进步档案[5]。

在国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6];赵颂平认为就业能力是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适应就业的核心素质群[7]。在结构维度研究方面,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8];贾利军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构建包括就业人格、准职业形象及社会兼容度[9];在培养策略研究方面,朱若霞认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在用人单位、企业家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对学生进行成功素质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与实践的机会[10];文少保认为政府应建立起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要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政策限制进行消除,如户口政策和派遣证发放等规定,从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11]。

二、归纳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一)设计结构理论模型

1、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某理工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归纳分析后,发现毕业生普遍看重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认为求职技巧、学习成绩、目标定位对就业的影响也很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勤奋、忠诚、责任心、积极性、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等素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认为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普遍表现出阳光、自信、善于沟通、善于思考和经历丰富。

2、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评定

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该方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课题组邀请了16位专家,经过四轮意见征求及反馈,得出一个包含五个要素的理论模型,包括适应新环境能力、分析新事物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运用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归纳出合理的能力模型

以某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理工科)为研究样本,涵盖11个学院,调查问卷包括30道题目,发放问卷3400份,实际回收3346份,其中有效问卷3118份,有效率为92%。本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是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它的数据分析等功能得到用户的好评。

汇总调查问卷后,统计每道题目的选择情况,进行降序排序,使用T检验来检测每道题目平均数的差异情况,在分析中,首先观察Levene检验结果,看差异是否明显,如果T值显著,说明该题项具有区分度,应予以保留,反之,如果区分度不高,应删除。接下来,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测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相互之间无关的公共因子,来代替之前的题项,根据ScreePlot,反映公共因子的重要程度。

与理论模型对比,归纳出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包括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六要素。团队协作能力指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意识,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自我调整能力指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从容面对挫折与失败。

三、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提升就业能力

(一)政府层面:建设规范、公平、合理的就业市场

1、改革招生政策,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劳动力供需平衡。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国民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但是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却供不应求,出现了供需失衡问题。政府应当全面评估当前就业市场的承受能力,动态观察企业用人需求和选拔标准,相应调整招生比例,一方面限制高等教育扩招人数,集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高尖端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满足社会高新技术产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养适应基础产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使高校毕业生供有所需,需有所用。

2、加快全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显著,毕业生倾向于前往大城市发展,不愿到农村、西部等偏远地区就业,造成人才分布的区域不合理,表现出典型的地域性特征。政府应当在推进“西部计划”、村官、国防生、创业、支教等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解决类似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毕业生前往欠发达地区就业,例如减免学习期间的学费或助学贷款、给予优秀工作者高额奖励和提升机会、免息贷款等。通过政策激励,改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形成人才合理的流动分配,缓解就业集中的问题。

3、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大就业市场监管力度。政府应高度重视就业歧视问题,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逐渐细化相关规定,填补政策漏洞,做到有法可循;同时加大就业市场监管力度,特别是严厉打击骗子公司、欺诈、歧视等行为,及时纠正“就业不公平”等社会乱象,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还应该要求用人单位公开招聘标准、规模、过程和结果,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为社会营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高校层面:打造提升就业能力的培育平台

1、制定与就业市场需求接轨的大学课程体系。首先,课程内容要向就业市场需求靠拢,设置出能够培育良好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培养基本专业技能的主修课程、拓展专业知识层面的辅修课程和开阔视野、了解时势的选修课程,帮助毕业生尽快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第二,围绕就业能力培养开发课程体系。将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内容当中,确保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始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大学课程体系的确定要注重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职业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促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更好的对接。

2、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高校要兼顾大学生短期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摒弃传统的灌输形式,建立实践化的职业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设计覆盖大学四年的全程化课程指导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授课,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同时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师资队伍,组织开展职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指导技巧等业务培训,使教师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强化职业指导技能,提高指导水平,组织开展工作研讨、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活动,积累指导经验。

3、构建全程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高校应构建全程化的培养体系,通过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期望值;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举办简历设计大赛,指导学生做好应聘材料的准备工作;通过举办模拟招聘大赛,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紧张情绪,充分展示自我,培养基本职业能力。

(三)企业层面:构建与高校互通的产学研渠道

1、建设大学生实习培训基地,推行“联建合作,共同培养”机制。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推行“联建合作,共同培养”机制,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培训平台,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经历,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优秀企业负责人可以参与到高校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提出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和选聘标准,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此外,就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问题,与高校进行沟通,缩短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差距,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会社会需求和职业标准。

2、与高校协同开发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员工业务培训机制。企业应与高校协同开发科技创新项目,促进产品升级,形成科技创新靠学校、生产实践靠企业的互补模式,实现各方的资源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同时,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有利于更加熟练地掌握技术要领,提高工作效率。

(四)教师层面: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适应企业需求

1、调整教学计划,重视基础课程教学。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教师要加大基础课程的教学比重,多设置专业领域和交叉学科范围内的课程,拓宽知识层面,夯实专业基础;第二,结合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开设少而实用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选修课,集中力量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毕业生;第三,重视专业课的实验开放,开设的实验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兴趣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要重视兴趣教学,通常可以采用实例教学方式,特别是讲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例如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如此脆弱?可以由此引入新材料综合性能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被生动的事例吸引,帮助理解知识点;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校内科研训练、工程训练和校外企业实习的课时,使学生亲身体会工艺方法,体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五)学生层面:注重内涵修养,调整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1、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学习,注重内涵修养。大学生要注重最基本的内涵修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第二,培养高尚的品格,做一名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的有志青年;第三,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不仅要学法,还要懂法、会用法,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调整就业观念,提高面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毕业生首先要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扎堆于一线城市就业,而要充分考虑卫星城市及地方二三线城市,获取更多更广的就业空间;第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过高的期望会错失最合适的就业良机;第三,毕业生求职不会一帆风顺,在遭受挫折冷遇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求职失败等问题,不断弥补不足,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3、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做全面发展的通用型人才。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要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是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生涯的过程,它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理论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得到验证,交流沟通能力需要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得到锻炼,团队协作意识需要通过集体共同努力得到增强,贡献精神需要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得以形成,创新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得到提高。所以,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定要认识自我,查找差距与不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政府、高校、企业、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培养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我国法规政策的逐步完善,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不断调整,企业参与产学研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势必会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从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注:

[1]HillageJ,PolladE.EmployabilityDevelopingaFrame-workforpolicyAnalysisResearchBrief85[M].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1998.

[2]FugateM.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construct,itsdimensions,andapplications[J].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2004(65):14-15.

[3]Anthonyp,Carnevale,LeilaJ,Gainer.WorkplaceBasics-theEssentialSkillsemployerswant[R].TheAmericanSocietyforTrainingandDevelopment.America,1990.

[4]KnightP,YorkeM.Learningcurriculumandemployabilityinhighereducation[M].RoutledgeFarmer,2004:5.

[5]宋国学.英国高校可雇佣性开发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6-18.

[6]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91-92.

[7]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65-66.

[8]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l):90-92.

[9]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朱若霞,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87-88.

[11]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10094

(责任编辑王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D/2011/01/04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