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要我知”为“我要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变“要我知”为“我要知”

许燕玲

许燕玲

〔摘要〕教师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要求学生,如果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势必会把学生引入死胡同。

〔关键词〕学生课堂教学教师合作探究

教学片段:“老师,只有人才有脚,植物怎么也会长脚昵?”孩子好奇地问。“你提的问题真好!”老师与其说孩子不理解,不如说孩子完全把植物人性化情感化了。

学生提得最多的问题是: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长脚呢?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课文中的“触”、“色”、“拉”、“贴”是什么意思?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五册)时,先让学生借助插图和课后讨论题,认真预习课文,对课文中出现的疑问用符号标出,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轮流读课文,再自由发表看法或者提问题,对各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从中获得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以上这些方法,为学生进行探讨、感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机,循序渐进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完全是得益于课前预习和学生互动时受到的启发,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事物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准、更快、更好、更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评析:从学生学习片段的主动性看,学生通过从读到说,课堂上隐患着一种陈旧的病,部分学生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却怀有胆怯的心理,不言而喻。如此情况,在我们的课堂中屡见不鲜,但各抒己见的同学显而难能可贵。

作为老师,在双项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只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句话,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叙述的顺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或得到老师的肯定时,使这些学生更加自信地快乐学习,让其他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要相信自己能行,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述,这样对老师学生来说同时又多了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课堂师生互动学习的大门,打破牵着学生鼻子走的陈旧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从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述能力,我认为:师生之间的这种双项互动,难道不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也是让学生从“要我知”转变为“我要知”。反思:

1要我知什么?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合乎情理的地方,学生仍在回避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作业,其根本问题是在于学生在课堂的言行是由老师的引导而受局限的,注重了新知识的萌芽,忽视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只能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急需要加强。如:

1.1传授方法上: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仍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思维方式教学,不论授益者是否接受或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授益者,在一条龙的教学流水线上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产品?试问:学生能成为教师思维的辩论员吗?

1.2传授特色上: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不仅欣喜地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循序渐进地科学地驾驭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稳步登上课堂教学的舞台,同时也深深的感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没有扎根课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还没有根本改变,作为教师应该遵循以下五条“戒律”:①凡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不讲;②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不教;③凡学生自己能探究出结论的就不探究;④凡学生自己能做的就不代劳;⑤凡学生自己能说的就免开尊口。

1.3传授重心上:“学责有疑”学生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能抓住重点词提问,抓住关键的内容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言而总之,传授者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面临的将是一洼死水。

2我要知什么?

2.1评价自己: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艺术的感染力,充分挖掘课文情感因素,移情于景,移情于物,以情育情,以情导情,将学生理性的思维转移到情理交融的境界中,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作为教师应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不能以绝对权威自居授课,教师应以一个大朋友的心态与小朋友共同研讨疑难,让学生感觉老师就是他们最知心的朋友,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这种威信不能只建立在知识点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人格精神方面。

2.2评价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有机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发展,如果我们极少数学生还停留在前者的基础上,显而易见,我们这个作大朋友的以情导情做得还有一段距离,对此情况:慎重地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不能追究学生的问题,当我们的小朋友大胆地畅所欲言时,老师不能抑制他们的个性,要对他们的勇敢及时地作出正确评价及鼓励,让他们真正的领悟到想说、敢说、会说的乐趣。

2.3切莫良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和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往往也会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反之,每个错误不正是蕴含着探索新思路的教学契机吗教师对待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要求,如果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势必会把学生引入死胡同。

教师应带者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欣赏他们的喜怒哀乐,欣赏他们的言行举止,欣赏他们的情感态度。只有带着亲和力的心态,师生的平台上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丰收曲”。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