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例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980例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分析

刘冬旸

刘冬旸

(吉林公主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36100)

【摘要】目的对980例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进行常规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的患者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肤采血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误差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2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54.08%)。结论对临床血液标本的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取血法的检验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的检验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52-02

近年来,我国的临床血液检查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血液检验的结果。血液检验作为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手段之一,对血液疾病及一些其他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准确、有效的血液检查结果可以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出有利的证据,对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很大的意义[1]。血液检验的过程包括血液采集、血液送检和血液保存等多个步骤,无论哪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为了获得优质的血液标本,特对98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的患者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10例,女性患者470例,年龄范围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6.85±1.70)岁。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90例,男性患者455例,女性患者23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25±1.65)岁;观察组患者490例,男性患者455例,女性患者23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69±1.8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肤采血法,取患者的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进行采血,在采血之前要准备好所需仪器,在进行采血时要让患者保持坐位,保持心理放松,争取做到一人一针,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采血后对患者的采血部位用碘进行消毒,指导患者进行按压直至采血部位不出血为止,将采集的血液放入试管中,标注好标签送往检验科室进行检验。

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法,主要取患者的静脉和肘中静脉为主,包括开放式和真空采血,采血时患者要保持仰卧位或者静坐位保持心理放松,争取做到一人一针,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后对患者的采血部位用碘进行消毒,指导患者进行按压直至采血部位不出血为止,将采集的血液放入试管中,标注好标签送往检验科室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的误差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误差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2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54.0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验结果误差分析例(%)

3.讨论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2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54.08%)。血液检验是目前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手段之一,对血液疾病及一些其他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准确、有效的血液检查结果可以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出有利的证据,对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很大的意义[2]。在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要经历血液的采集、送检和保存等多个步骤,因此,在进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对于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标本的采集量不足、血液标本中有凝块、溶血等原因,护理人员在血液的采集过程中,一旦采集的血液量过少就会使血液中的有效成分被抗凝剂所稀释,致使无法准确检验中血液中的各项值[3]。在护理人员采集完血液后将标本注入到试管中,如果血液未能及时有效的与试管内所含的抗凝剂混合,导致血液不能被有效抗凝,就会导致所采集出的血液出现抗凝的情况。护理人员采集完血液后,在将血液打进试管内时如果没有及时拔下针头就直接推血,容易使红细胞在经过较细的针头时受到挤压使红细胞出现溶血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采血时应该注意不要用针头将血液注入到试管内[4]。

综上所述,在对标本的采集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抽血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找准血管,确保一定的采血量,在将血液标本注入血管时避免用针头推注,在血液标本的贮存、运送、检验等方法要严格按照规定。对临床血液标本的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取血法的检验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的检验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秀兰.53例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4,95.

[2]王维.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8):879.

[3]葛秀洁,李静.采集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37.

[4]黄革.42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9):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