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论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彭成龙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518031

摘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本文就医疗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策略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绿色策略;医疗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医疗建筑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公共建筑设计,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布局合理、节省能源、减少用地、亲近自然,是每个医疗建筑设计人员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开辟了医疗建筑设计的新局面,值得大力提倡和广泛应用。

一、绿色医院设计理念

1.1绿色总体规划

总体布局适度集中,垂直发展。大中城市综合医院的发展往往受困于土地限制。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有限土地资源,是医院规划成败的关键。医院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能节约用地,缩短医疗流程,加强各医疗功能部分之间的联系,方便医患。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建筑垂直发展,可节约土地,降低建筑密度,留出地面绿化面积.交通面积。将对通风采光要求不高的车库、后勤用房、设备机房、部分医技用房及专用通道等,放在地下,避免与地上人流的交叉和干扰。

1.2绿色设计要求

建筑形体选取合理朝向和组合形式,有利于主要业务用房的通风.采光及主导风向的有效利用。主要医疗用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节约能源,优化室内物理环境,减少人工对室内环境的干预。特别是病房,应日照好,视线开阔,环境安静,空气质量好,有利于病人康复。对基地主导风向认真分析,做到既有利于主要建筑通风,也避免处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减少建筑密度,提高绿化率,改善院区环境。绿化具有调温、调湿、防风、防尘、降噪、供氧、修身养性、美化环境等诸多生态效益,因此绿化在医院生态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充分考虑医院采光、通风的影响

在对新能源不断进行开发的今天,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越来越多考虑到对太阳能的利用,合理的设置医院的采光可以有效减少在保暖照明上的能源消耗。为医院设置适当通风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病菌滋生的可能,增进其治疗效果,也有利于医院环境的保护,减少医院在内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为医院设置合理的采光、通风十分必要,设计师们可通过对以下方面进行控制:①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充分利用太阳光的照射,一般选择东偏南75到85度为宜。②对医院内的情况进行整体考虑,精确计算其采光通风所需,并选取合理的采光通风位置。③对有人为控制空气流通的位置,需要注意其控制强度,避免由于控制强度不当造成能源的额外损耗,甚至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④合理选材,由于不同材质的采光率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考虑,防止由于材料选取不当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采光效果。

2.2合理布置医院整体建筑布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幅度前进,医院建筑用地在总的空间规模上受到城市规模与发展的制约。为了节约资源、节省成本,在进行医院建筑布置时需对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医院各功能区域之间的配合;(2)医院交通的合理性。

具体表现为:

(1)在区域之间如果其功能相关并且相互之间所造成的影响不大时,可增大建筑物的高度,将相关功能区域竖向集中布置,这样的布置情况可以有效节约医院建筑的占地面积,减少各类成本的投入。采取竖向集中布置还可以有效降低医院部门间调度的困难,为病人就医提供方便。如果区域功能的相互之间会造成一定影响或在使用功能上对通风采光有需求,可对相关区域采取水平集中布置方式,在区域之间设置一定分隔,区域内部集中布置。

(2)医院人流集散一般较频繁,对医院交通的设置提出较大要求。合理的交通布置不但可以减轻人们就医的困难,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生命,也为可以给医院内部人员的生活带来方便。因此在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医院内部交通的问题应予以考虑。设计师们可采取下述方法减轻交通问题的发生:①充分考虑重病急诊患者的特殊性,为其开辟特殊通道,给予其就诊带来方便。②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实现人与车的不同通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提高人车通行效率。③为医院工作人员开辟特殊通道,为医生能快速为病人诊治提供良好基础。④合理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减少医院内部空间出现拥堵的状况,为病人的快速就医提供方便。

2.3采取先进技术,优化医院照明

照明是医院能耗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是手术室、病房还是走廊等都对照明有着一定要求,合理的照明安排在满足人们对光线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营造出使人身心轻松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及医护人员医疗状态的保持。合理设置医院照明也可以缩减医院对能源的消耗,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医院照明应适度,以满足人们对光线的要求为准,过量且失当的照明不仅在能源上会造成额外的消耗,也会对医患双方造成不良影响。

可采取下述方法减少采光对能源的消耗:①对一些照明要求不高的区域比如走廊、中庭,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或使用低能耗的柔和灯光。②引进先进照明系统,对一些无需持久照明的区域,可采用智能控制,并在智能控制时可对其进行分步细化,避免大片区域共同控制,以减少能源损耗,延长照明器材的使用寿命。③更新照明器材,在照明效果相近的情况下,选择能耗低、寿命长的照明器材。

2.4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创造和谐自然环境

医院是人们医疗身体创伤,恢复健康生活的地方,在这样的功能要求下,努力营造医疗环境,使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对患者的康复、医务人员的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设计工作者想要达成构建良好医疗环境的目的,可从以下出发点入手:①在建造医疗建筑的同时要注意做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只有保护好医院及其周边自然环境,防止生态失衡才能真正融入自然,得到自然的帮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保护自然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自然,在利用自然时应注意方法与力度,利用自然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才能实现与自然环境长久可持续的共生发展。在利用自然的方面,可优先利用阳光、风等可再生资源。对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应合理,避免对其造成不可恢复性伤害。在经营医疗建筑周边环境时可以多植树,充分利用树木对空气的净化及防风除尘的效果,合理的树木、花草搭配还可以愉悦身心,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③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准备适当的防御措施,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结束语: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提高建筑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意义重大。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医疗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医疗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姜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