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探析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

王柳彬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措施

1、城市滨水区的概述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特定的空间位置,是城市中与陆地相邻的水体、陆地及两者在边境区域的集合,包括200m到300m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陆域空间,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生态系统。城市滨水区不但具有空间导向性明确,渗透性强的的特质,还具有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的特点,是人们寄情山水,集中公共活动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场所。

2、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意义

水为城市的命脉,水资源维系着城市生命的延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山临水而居,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生存栖身的首要选择。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起点于一个遥远的村落,同时,也是伴随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文明的起源点。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凝聚点和传承体,它作为景观的物化存在,离不开对本市区域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一个优秀的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本质上是在时间上对本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在空间上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滨水景观反映着城市社会形态与生活,被赋予着城市本身文化的积淀,其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随着城市的不同而不同,表现着城市,又取决于城市。

3、滨水景观建筑设计的措施

3.1滨水景观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滨水景观建筑作为一个滨水区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在视觉、美学和内涵方面必须与环境统一协调,与其周围的景观构成整体全面的艺术氛围。如果把滨水区看做面,道路系统看做线,把景观建筑看做点,点线面的有力结合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环境协调作用。在滨水景观建筑的设计和配置中,要在整体环境中衡量其空间模式,确保与周围的景观建筑和环境风格相协调,无论是景观建筑设计理念还是材料选择、色彩搭配,都应避免和周围的环境冲突。例如:滨水区中较为庄严肃穆的小型展馆等景观建筑设计,尽量避免过于华丽的颜色,常用略微厚重或比较素雅的色彩来打造一个安静严肃的氛围。在滨水城市公园,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和水景将氛围渲染的悠闲安静,这里的景观建筑经常选择一些人文类造型,可以在绿化的背景下映衬出其特点,颜色通常选择浅色系。比如南京情侣公园的丘比特广场,场地中间设置白色丘比特雕塑,周围欧洲拱券门廊映衬婚庆主题公园,与恬淡幽静的环境相得益彰。

3.2滨水景观建筑满足人类的需求

3.2.1满足人类的行为需要

滨水景观建筑是在滨水区内服务于人的构筑物。所以,滨水景观建筑的设计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的行为特征。由于景观建筑具有为人服务和使用的功能,是否符合人体尺度将直接关系到人们使用它意愿的强烈程度和对其的使用舒适度。滨水景观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体尺度,也应符合人们的行为的需求。

3.2.2满足人类视觉方面的需要

在视觉方面,滨水景观建筑的颜色也是能否为人们所接受一个重要因素。暖色背景会显得在其前面的景观建筑较小,而冷色背景会显得在其前面的景观建筑较大,使景观建筑有着与我们较为接近的感觉。灯光也是使人们视觉上得到快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打造丰富多彩的灯光景观效果。由于夜晚自然光线的缺乏造成环境黑暗,灯光在环境中的作用比白天更加具有吸引力,利用灯光的装饰可以在夜晚打造色彩斑斓的景观建筑,并使景观建筑可以在白天和夜晚都得到使用。通过不同的光源,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亮度,打造五彩缤纷的城市滨水景观建筑夜景。

3.2.3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

滨水景观建筑具有可供给人精神层面上的享受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提高,人们对和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景观的需求更加强烈。滨水景观建筑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类,应符合人的心理特征,注重人的感觉。人处在滨水环境中,具有亲水意向,滨水景观建筑的亲水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从宏观到微观要考虑全面,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可以对人们更加具有吸引力,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才能真正提供舒适和良好的滨水环境空间。

3.3滨水景观建筑延续地域文化历史

滨水景观建筑也反映了地区特殊的文化及民俗。它以形态、材料、颜色的变化向人们表达历史,勾起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回忆。其中,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提取最能反映该地区文化特色元素,如建筑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民俗活动的内容等,通过设计技术巧妙地用于滨水景观建筑中。将滨水地域文化元素呈现于景观建筑设计是滨水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景观建筑可以作为滨水城市主题文化内涵的表达载体,当人们与其接触时,会让人眼前一亮,令人难忘,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情。在滨水景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滨水景观建筑文化氛围,增加人们的文化归属感,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在滨水城市,人们可以在欣赏水景的同时,通过文化遗迹,运河码头,具有地域特色的古老街道感受着浓浓的城市文化的积淀。例如:浙江杭州西湖的断桥、闻名遐迩的雷峰塔,气势磅礴的都江堰等名胜古迹都显示着历史文化的无限魅力,当人们看到这些时,不由自主的追忆起城市的历史,让人想起相关人物和传说等。

3.4滨水景观建筑要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检验生态化设计的标准之一,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过程,设计师在做景观建筑设计时,不是简单的维持原始的稳定状态,而是在设计时把其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转变为新的平衡,不能因人工造景而割裂破坏了其他生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要使规划行为做到对原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要考虑到他们的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并且使其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更高效的功能。例如:选用天然的木材来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品和自然的关系;可以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设置为景观建筑配景,利用植物的优秀特性来体现其生态性。只有尊重和确保自然界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类才能进一步发展。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前途与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这完全取决于人类能否与自然相互协调、与生命系统和谐相处。景观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传达出人类应通过科学合理多样的设计为生物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使之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功的滨水景观建筑不仅可以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对滨水景观建筑的设计策略的总结,为今后滨水景观建筑理论完善尽绵薄之力,给人们提供更高舒适度且适应环境的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滨水环境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李胜利.生态设计现状与内涵论析[J].绿色科技,2011.

[2]张钢.对生态设计的再思考[J].现代园林,2017.

[3]丁珂.探讨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