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李宝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李宝娜

李宝娜

涿鹿县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张家口0756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的众多专业项目,尤其是现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加大,高层作业内容增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保证工程建设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除了要做好质量控制以外,还需要重视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控制,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场条件,做好各类风险隐患的判断,并提前制定可靠的预防以及应急方案,为正式施工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点和执行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若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在安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完善评价管理体系,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2建筑安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2.1环境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环境与施工风险的滋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过程中所处的作业环境主要是露天作业,结合建筑物本身的体积庞大且无法随意移动的特性,所有在施人员施工环境条件就要受到地理位置、天气情况、地质情况等环境问题的制约,使得施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影响施工作业的安全因素,造成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为避免施工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首先要结合当地地理环境,针对不同施工作业人员的作业工序,加强施工作业环境认知,避免因环境气候及地质情况影响造成的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从而保证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安全。

2.2施工管理风险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要想保证施工人员和建设安全,工程监理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监理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监理工作目标,将保证施工安全作为自己的责任,从而整体上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全方面考察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2.3施工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影响施工作业安全的因素除了施工环境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材料。材料方面的质量问题或以次充好严重影响着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升自身的企业效益,肆意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是的所有在施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受到威胁。

2.4人员风险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基本是农民和务工人员,其文化水平不高,且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有些施工人员根本没有相关岗位证书或技术证书,因而很难保证施工质量。此外,由于建设单位忽略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达不到相关标准,因而容易出现操作性错误,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3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

3.1对风险进行识别

对建筑工程来说,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时效性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风险管理中仅采用一种方法来进行风险识别,新时期下发现,这远远是不够的,及时采取多种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风险调查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在构建初始风险清单的基础上,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的科学预测。

3.2风险分析与评价

建立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对于风险更好的进行分析和平谷,一般来讲会对于过去的问题进行很好的分析和总结,并且对于各种风险因素的概率进行统计,从而了解到其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大小来对其进行整体的解决。该过程量化风险的不确定性并评估其潜在影响。他的使命是对于发生风险的概率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对于项目影响的严重程度,而平谷的主要目的就是需要确定风险和分析风险决策的价值,以便于为项目决策提供基础,这样在随后的流程当中就能够快捷准确的获得数据并进一步作出决策。

3.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使用某些技术管理方法来最小化甚至消除风险。建立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风险保留是公司自身承担风险的结果。大多数这些风险是由于施工期间的小损失和高再现性造成的。管理可以避免的风险。风险转移是指转移他人可能发生的一些建筑风险。虽然已经进行了风险转移,但没有降低风险的风险。这里的风险转移方法主要是保险,它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保费来建立的。将风险管理与企业效益相结合,逐步将风险管理引入施工。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以实现风险缓解。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损失。在结构上,采用前后控制的方法。通过预防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并在建筑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索赔权。员工在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事后控制,是为了防止风险事件的扩大和恶化,最终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4提升建筑工程中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4.1提前做好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安全风险还有一种理解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一旦出现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就是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风险没有出现前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常用的对策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将能够诱发安全风险的因素遏制在萌芽当中,比如火灾隐患问题、安全管理问题等。其次是提前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专业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提前根据风险类型做好准备工作。最后是建筑企业可以将安全风险进行转移。比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将合同准则细化,将可能出现的不可抗因素诱发的安全风险划分出去一部分,降低企业所要承担的风险。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第三方承担安全风险。比如给每个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者采取其他能够降低安全风险损失的方法。

4.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来说,其作为一项高危行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随时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就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成立相应的安全风险督查小组,就安全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使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得到有效落实。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施工前安全教育培训,对重点出现安全问题的工序进项专项安全交底。通过整理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降低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的出现,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出安全风险事项出现的应急管理办法,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4.4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开始应用到建筑行业当中,使得整个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完善。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单一复杂的结构工程,变得形象生动、简洁。由于BIM技术的应用的提前预知性及前期碰撞功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前就可将设计问题提前审核出,避免后期的返工而导致的工程成本的提升。

4总结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的转变,很多区域的工作进步都是非常明显的,整体上的问题改善、解决,均能够按照正确的路线来完成。日后,应继续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高度关注,从体系上不断的完善,促使全局工作的进行,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来完成,甚至是超出预期目标。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谢江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67-168.

[2]杨和平.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11):130.

[3]赵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4):224-226.

[4]刘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7(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