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斌凤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开展实验,纳入其中74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进行随机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7。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结论: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选择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焦虑、抑郁状态;护理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肿瘤类型通常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在患者化疗期间做好相应的人文关怀和护理配合是保证患者康复的主要方案[1]。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中的新型护理方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依从性造成的影响,现归纳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开展实验,纳入其中74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进行随机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7。实验组患者年龄介于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2±4.5)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47.8±4.9)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本次研究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对比患者基本数据未发现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包含告知患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宜,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在确诊后,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家庭状况、性格特点以及文化程度等根据收集资料结果对患者进行分析,在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的状况下,提出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完善的心理护理方案。

由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症较为严重,而在进行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并且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积极沟通,要求患者尽可能将心中诉求告知护理人员,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良好的人文关怀效果,促进护患关系交流和发展。

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疗不良反应都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化疗,可能会引起女性出现骨髓抑制、脱发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以大多数患者对于化疗方案都会有明显惊恐状况,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后续治疗工作开展。虽然化疗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化疗具有高度的可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引导患者在化疗期间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及时表达,护理人员也需要适时表达对患者的关怀,但在化疗时不可对患者表现出过度的同情感,这样会引发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担忧,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注重其中的平衡点。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数据,由相关专业人员录入Excel表格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心理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实践性护理学科,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3]。这种护理方案需要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用各种方式以及途径为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支持,使患者在不同的状况下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治疗恢复。而在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人员,应当要求患者进行诉求倾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度,改善患者的心理需求感,这样能够使心理护理能够更为有效的进行。

综上所述,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选择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碧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17(12):1389-1390+1394.

[2]刘阿海,王道军,李发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06):120-121.

[3]王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