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彭敏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八医院)超声科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及四维超声诊断仪对临床检查中发现的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10例,纵隔子宫42例,弓形子宫36例进行超声随访追踪观察。结果: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共94例,有其共同和不同之处,临床意义也不同。结论:超声,尤其是经阴道经腹部超声与三维成像技术结合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性高,是目前最方便的检查方法之一。

【关键词】超声诊断子宫畸形

本文对2012年6月~2015年9月经阴道超声确诊的94例子宫畸形进行回顾分析。

资料与方法:

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10例,纵隔子宫42例,弓形子宫36例,使用飞利浦HD11彩色诊断仪及GEE8四维诊断仪。探头频率5-7.5MHz.首先用阴道探头观察子宫畸形情况,并结合腹部及三维成像观察各种子宫畸形的特点。

结果: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子宫外形的异常,其表现如下:1双子宫,可见两个完全分开的子宫,横切面观察尤为清楚。子宫狭长,左右对称。两子宫间有深的凹陷,均有内膜、肌层和浆膜层。多见横径较宽的双宫颈。两个宫颈管回声彼此相邻但完全分开,偶可为双子宫单宫颈。经阴道超声能在两子宫外侧探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改变。

2双角子宫:子宫外形异常,上段分开,下段仍为一体。横切面上可见两个分开的宫角,中央凹陷呈“Y"形或“马鞍形”。宫腔内膜回声也呈“Y"形。三维超声表现为冠状切面可以直观显示子宫底中央的凹陷及两侧的子宫角,整个子宫外形呈“Y”形或呈蝶状、分叶状,宫腔内膜也呈“Y”形或蝶状。

3纵隔子宫:子宫外形,轮廓正常,但宫底横径较宽。横切面时见2个宫腔内膜回声,间以一带状低回声,即中隔回声。若纵隔延续至宫颈,见2个完整的宫腔内膜回声,为完全纵隔子宫。若两侧内膜回声在宫腔中部或下部汇合,则为不完全纵隔子宫。三维超声表现:纵隔三维超声成像的冠状面图像上子宫体中央可见一清晰的与子宫肌壁回声相似的低回声带,自子宫底部向下延伸达到(完全纵隔)或未达到宫颈(不完全纵隔)。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宫腔中的纵隔长度,鉴别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纵隔子宫,还可以显示纵隔的形态,厚度等。由于完全纵隔子宫的纵隔达到宫颈,因此宫腔内膜回声呈很深的“V”形或彼此平行;不完全纵隔子宫的纵隔未达到宫颈,宫腔下段为一个宫腔,因此,宫腔内膜回声呈“Y”形,两内膜所成夹角常<90▫。

4弓状子宫:子宫外形,轮廓正常或仅宫底处稍凹陷;子宫横切面见宫底部肌层增厚,此特点在三维超声冠状面上显示更清晰。可见宫底部内膜呈弧形内凹,若在三维超声冠状面上于两个宫角内膜处做一连线,计算宫底处子宫内膜弧形内凹的垂直距离(内凹的深度),弓状子宫时此深度<1cm。

鉴别诊断:1双子宫与子宫肌瘤的鉴别,双子宫可能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向外突使子宫外形改变也可能误诊为双子宫。鉴别要点是子宫肌瘤结节内无宫腔内膜回声,回声水平通常较正常子宫肌层回声低。2双角子宫与双子宫的鉴别:双角子宫表现为子宫底中央凹陷,呈2个形态完整的宫角(常呈锐角,有时膀胱可见“V”形切迹),宫体仍有部分是融合的;而双子宫则见2个完整宫体,两宫体间常见肠管回声。3双子宫与纵隔子宫的鉴别:前者外形为2个完全分离的子宫,后者外形正常或仅宫底处稍凹陷,易于鉴别。4双角子宫与纵隔子宫的鉴别:双角子宫内膜形态与部分纵隔子宫很相似,尤其需要仔细鉴别。双角子宫外形异常,子宫底中央明显凹陷,呈双角表现,而纵隔子宫宫底形态正常或稍凹陷,可资鉴别。5弓状子宫与部分纵隔子宫的鉴别:两者的子宫外形、轮廓均呈正常表现或宫底轻度凹陷,二者的鉴别诊断需依靠三维超声成像。三维超声冠状面上于两侧宫角内膜处做一连线,计算宫底处子宫内膜弧形内凹的垂直距离(内凹的深度),弓状子宫此深度≦1cm;而部分纵隔子宫此深度>1cm。

讨论:经阴道探头更靠近子宫,对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及一些复杂子宫畸形观察更佳;经腹部超声可以观察整个子宫外形、轮廓,对双子宫等外形的观察会更全面。因此,二者结合可提高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漏诊或误诊。三维超声成像提供子宫冠状面,能更准确、直观地显示宫腔内膜结构,较好地对纵隔子宫进行分型判断,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是纵隔子宫最佳的诊断手段。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271-1274。

[2]姜玉新张运主编超声医学高级教程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