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基础颜色词的对比及文化意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中日基础颜色词的对比及文化意象研究

汪航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中的颜色词是词汇中独特的部分,颜色词反映了一个民族审美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本文通过对中日基础颜色词“红(赤)”、“白”、“黑(黒)”、“青”的基本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探求背后的文化意象,分析中日之间的交流状态,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日;颜色词;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中日两国在基础颜色词上具有相同而又不同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内涵。本文将对中日基础颜色词红(赤)、白、黑(黒)、青的基本词义进行对比研究,并以日常应用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意象。

二基础颜色词的对比及文化意象

【红色】汉语中《说文解字》:“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红色本是大火之色或太阳之色的意思,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含义以下几种:(1)吉祥喜庆、兴旺发达、成功富贵。“红”最初指帛,用于喜事,有“红包、红人、红火”等。红色象征尊贵显赫,如“朱门、朱服”。(2)共产主义,革命或政治觉悟高。如“红军、红色根据地”以及文革时期的“红宝书、红卫兵”。(3)指代女子及相关的事物。如“红娘、红颜、红装”。(4)忠诚、忠心。中国传统戏剧中有“红脸”,还有“丹心、赤诚”等。(5)辟邪。本命年系红色丝带或穿红色衣服。(6)危险、警告、嫉妒、色情等贬义。如“红灯、红牌、眼红、红灯区”。

红色在日本民族心理上是太阳和鲜血之色,也是不幸的颜色。“赤”主要有以下几类含义:(1)驱魔辟邪,保佑平安;(2)共产主义的代称,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翻译西方的术语,后被借用到中国,如“赤军”;(3)表示纯粹,忠诚,日语中“赤ちゃん”表示婴儿,“赤子の心”有纯粹的意思;(4)程度深,不详,不好。“赤の他人”表示陌生的其他人,“赤貧”表示穷得一无所有。日本民俗中依旧有“赤不净”的观念。“赤本、赤新聞”指粗俗下流的书、报纸,“赤字”代表亏损,“赤耻”指当众出丑、丢人现眼,“赤嘘”指无耻的谎言,“赤下手”指很不擅长。

【白色】白色是一种纯粹之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含义有(1)光明纯洁,清楚坦诚,宁静高雅。白色常用诗词中,令人产生美的享受。明亮洁净的白色引申出“清白、真相大白、告白”等意。此外“阳春白雪”代指高雅;(2)贫穷低贱,反动落后。庶人叫“白衣”,没文化的人称“白丁”。在革命或政治领域,有“白军、白区、白色恐怖”。戏剧中“白脸”[汪航,1993.06.04—,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汉外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表示奸诈险恶。“一穷二白”,“白吃白喝”,“白费力气”等成语意味消极;(3)死亡和凶丧之事。白色代表死亡,丧事也被称为白事。

日语里白色和汉语里的文化意象比较而言,是独特而不同的。(1)高贵、圣洁。古代白色被作为天皇的颜色,许多建筑物以白色调为主。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有色彩的东西不洁净,只有白色才是“洁净无垢”。(2)吉祥、喜庆的颜色。在婚礼中,新娘浓施白粉,头裹白纱,身着素白礼服,称作“白无垢”,与中国的大红喜庆形成鲜明对照。(3)空白、不隐瞒、无罪。“判決は白と出た”是无罪,“素人”或“白人”是对外行人的称呼。(4)形容人的表情和态度。“白い歯を見せる”形容微笑,“白い目”表示对人轻蔑冷淡。在日本传统的相扑比赛中用“白星”一词来表示取得胜利。

【黑色】汉语中黑和白是相对的,在中国“黑”的文化象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尊贵严肃,刚毅正直,深沉神秘。秦地处西,以为水德,所以尚黑,自皇帝到公卿大夫都穿黑色服装,这种情况延续到汉初,是高贵的象征。戏剧中“黑脸”代表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黑色昏暗,显得神秘。(2)反动邪恶,阴险恐怖。如“黑社会、黑钱、黑心”。(3)与“白”对比,持否定态度。“黑白”来形容是非善恶的对比,“黑白不分”来表示不分善恶。(4)死亡、灾难和不幸。棺材是黑色的,乌鸦是黑的。“背黑锅”有蒙受冤屈之意。

在日语中,黑色有以下含义:(1)不祥、死亡之色。日本人葬礼时穿黑色,“黒不浄”是丧忌,“黒枠”是用于讣告、遗像等场合的黑框、黑边。(2)失败。相扑比赛中,“黒星”与“白星”相对,被赋予失败的含义;(3)技艺娴熟。与“素人”或“白人”相对的“黒人”表示专家、内行;(4)盈余。“黒字”与“赤字”相对,是收入大于支出。此外,“黑”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类、中心人物等含义。如惯用语「頭の黒い鼠」,表示家贼;「大黒柱」表示国家、民族或集团的中流砥柱、中心人物等。

【青色】汉语中青色文化意象有以下几点:(1)有生命力,不成熟,年轻和希望。有绿色含义的“青”色是自然之色,充满新生与希望,但也代表尚未成熟,所以有“青涩、青年、青春”等。(2)高官显位,技术高超,公正廉洁,赞赏喜爱等褒义。如“平步青云、青云直上、炉火纯青”。“青天”本指蓝色的天空,后来成为公正廉洁的代名词。“青眼”、“青史”则有一定的赞誉含义。(3)卑微低贱。唐代官位低下者穿青色官服,“江州司马青衫湿”。婢女叫“青衣”,妓院叫“青楼”。

日本在奈良时期派遣唐使大量吸收引进中华文化,青色的含义许多与中国相同:(1)希望、技术高超、不成熟。如“青雲、炉火純青”,“青二才”是年幼无知的人,“青書生”是学问不高的年轻学生,“青鸟”是希望的象征。(2)用“青”表达蓝色和绿色。如“青空是蓝天,“青写真”是蓝图)“青信号”是绿灯。(3)无精打采。汉语里脸色发青有“严肃,生气”的含义。日语中“青瓢箪”是脸色苍白,“青息吐息”是长吁短叹,“青菜に塩”表示沮丧、垂头丧气。

三结语

通过对中日“红”、“白”、“黑”、“青”四种基本颜色词的基本比较,我们发现在各自的色彩审美与日常生活使用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差异之处更大。这反应了中日两国在社会意识、民族心理、审美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上层面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而尽力减少交流中的阻碍和分歧,相互尊重和理解,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参考文献:

[1]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石青.日汉颜色词对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3]王会琴.汉日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对比[D].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