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非典型水痘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1

小儿非典型水痘1例

张新明

张新明

(青海省贵南县藏医院813100)

【关键词】非典型水痘儿童

【中图分类号】R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37-01

1.病例资料

患儿,男,8岁,因前胸多发皮疹1天就诊。1天前自述乏力、头痛、精神欠佳。查体:t37.6℃,咽部稍充血,扁桃体、颌下淋巴结不大,心率90次/min,肺部听诊呼吸音清,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大、小便正常。左前胸有数个约绿豆大小的皮疹,周围伴有红晕、稍痒,无抓痕。就诊于门诊,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当晚,患儿体温急剧上升,急来院就诊,查t39.3℃,给予对症治疗,热退后,头面部、躯干部、四肢近端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疹仍不典型,仅左耳前有一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无红晕。次日收住入院,经实验室检查、结合与水痘患儿接触史、临床表现,确诊为水痘。

2.讨论

水痘为小儿常见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进入出疹期。皮疹特点: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鼻、咽、口腔、结膜和外阴等处黏膜可发疹,黏膜易破,形成溃疡,常有疼痛。一般水痘皮疹可见同一部位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即所谓“多形性发疹”。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及皮疹均较轻,部分成人及婴儿病情较重,婴幼儿易并发水痘肺炎。

本例的特点是患儿起病时仅有恶寒、乏力、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疹极不典型,极易误诊,大多数小儿曾接种过水痘疫苗,致使发病时症状轻微,皮疹不典型,整个病程并没有出现同一部位常见的所谓“多形性发疹”,只是散在皮疹,有水痘患儿接触史。本例提示接诊中要细问病史,细做检查,确实减少误诊率。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