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刘贤惠

潮州市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广东潮州521000

摘要: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好此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防治发生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如何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分析,结合某公司实际情况,对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举措作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并论述了企业与政府层面安全教育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的内容,可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帮助。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具体举措;加强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施工带来的安全生产问题。建筑施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它具有施工现场分散、劳动强度高、人员流动频繁、施工技术复杂、机械化程度低、高处作业多等特点,决定了作业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存在。据大量实例证明,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由此可见,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所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它能使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对企业、对家庭、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生命起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下文将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研究,以为此项工作的大力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1公司现状简介

某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007人,其中管理人员近700人,三类人员约200人。根据公司人员的现状反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79%、中级职称以上占25%,说明近年进入公司的学生较多;农民工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96%、30岁以下约占7%、50岁以上约占23%,说明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且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公司管理团队和作业工人的数量可以通过选择、引进来实现,公司管理团队和作业工人的素质一方面是选择、引进时把关,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来实现。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公司所有员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举措

2.1建立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

本公司建立了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明确了教育培训责任单位、责任人,公司确定公司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安全教育培训;分管领导、职能部门、项目具体抓落实。同时,公司制订了培训制度,在培训制度中确定了培训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

2.2确定培训计划和方式

按照公司培训制度要求并结合公司上年度或上一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下年度或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同时结合培训效果适时调整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

概括起来讲培训方式包括三个形式,第一送外培训,第二企业内部培训,第三员工自主培训。

(1)送外培训

一方面证书年审的送外培训必须参加,另一方面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和发展需要,包括上年度或上一阶段运行过程中需提高和加强的方面,确定送外培训计划,参加必要的社会组织的培训。

(2)企业内部培训

企业组织了自有职工(包括管理团队、自有工人)、外引员工(包括社会招聘、学校招聘)、农民工的素质(包括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等)提升培训。

(3)员工自主培训

公司在政策、制度上采取了积极的鼓励、激励、约束和引导员工参加学历教育、申报职称、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等措施;同时创造了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激发员工的进取心,营造一个员工主动要求进步、积极要求进步的氛围,实现员工自觉、自主提高。

2.3坚持新进员工“师徒结对”

公司制订了专门的师徒结对的管理文件,公司做到了从学校引进的每一个学生均在企业进行拜师,确定责任老师和责任学生,并明确学艺时间为2年,采用传帮带、师徒结对的方式定人定岗强化培训和落实培训,同时对结对效果定期进行考评和奖励。通过“师徒结对”极大地加快了年轻学生的成长。同时对社会招聘新进公司员工,分期、分批组织对其企业文化交底和管理制度交底,使其尽快融入公司的文化和管理,适应公司的文化和管理。

2.4“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

公司坚持并做到了“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公司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参加了市建委组织的安全考核合格证A、B、C证的培训、考试和取证,并按时参加了市建委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特种作业人员均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按时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通过参加培训、考试和取证,提高了“三类人员”的业务能力、质量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提高了“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保证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2.5定期开展业务学习

公司坚持了每月一次的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例会制度,要求进行会议签到,并形成会议记录。会议剖析上月工作的开展情况;布置下月工作并提出相关要求;学习新下发的文件和规范,学习没落实到位的文件和规范;剖析兄弟项目(内部)或兄弟单位(外部)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这些会议的召开,使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时掌握新的相关政策要求,及时吸取兄弟项目(内部)或兄弟单位(外部)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的教训,有效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

2.6样板引路

公司每年均要组织4~5次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到做得好的兄弟项目(内部)或兄弟单位(外部)参观学习,学习其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组织到做得差的,特别是发生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的兄弟项目(内部)或兄弟单位(外部)去看,剖析其差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公司要求项目部特殊工序、重要工序、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大面积实施前,均要先做样板,样板符合要求后,项目部组织对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样板交底,以样板交底代培训,然后才正式实施和大面积实施;并且公司还要求项目部开展工序回访,正式实施和大面积实施后每次(如每层)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一道进行检查,剖析、总结每次(如每层)实施的效果,提出下次(如后一层)实施应注意、控制、提高的内容,实现持续改进。通过样板引路,实现过程受控。

2.7员工授课

公司定期组织的业务学习,如月度例会学习新下发的文件和规范,学习没落实到位的文件和规范,公司轮流安排相关员工进行授课;月度例会要求做得好的项目的相关员工介绍经验、做得差的项目相关员工进行剖析和总结。项目部的农民工夜校除外请老师和专家授课外,公司也要求项目安排员工轮流进行授课。推行员工授课,授课员工必须先掌握拟授课内容的相关知识,促使其学习、提高;采取轮流授课,参加学习的员工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一是听别人是如何讲,二是随时可能轮到自己讲,自己将如何讲,会促使员工更加认真地听讲,实现授课员工和参训员工均得到提高。

2.8强化交底

在开展入场教育、三级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工程和特定工序均开展了方案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方案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交底人和参加交底人均要进行签字。同时强调必须针对特定工程和特定工序,严禁千篇一律,强化其针对性。公司明确规定日常检查要检查方案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从而使作业人员了解、掌握作业要求,确保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2.9强调培训结果的检验,有效开展培训

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尽量采用书面考试或操作测试的方式,给予量化的成绩,确定培训效果,成绩合格后企业承担培训费用,否则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对无法量化成绩的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根据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检验培训效果,确定是否要求个人承担培训费用。同时个人和各单位的教育培训学习情况与个人和各单位的尽职尽责评价挂钩,与个人和各单位的评优争先和奖罚挂钩。检验和约束个人和各单位的教育培训学习情况。

公司日常的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巡查等均要检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这些举措的落实,使公司的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使全司员工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均得到了明显提升。最近5年,公司的营收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公司每年均有1~2个项目荣获全国AAA标化工地、3~4个项目荣获市级文明工地、2~3个项目荣获巴渝杯优质工程、5~7个项目荣获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最近几年,公司实现了持续创优创奖快速发展,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均可控和受控。

3企业层面安全教育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的内容

3.1农民工夜校作用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农民工夜校在实际开展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一是部分农民工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容易导致身体疲惫,对参加农民工夜校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企业“一头热”的现象;二是农民工夜校培训对象和培训师资本身具有素质不一,保证质量难度大;三是由于受培训教育的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容易出现创办夜校容易,工作开展起来难的尴尬局面。

施工企业和项目要充分认识、建立并有效开展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解决积极性和流动性问题,要根据素质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将计件单价与参加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挂钩,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强化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的落实。

3.2建立轮岗制度,激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热情

总体上讲,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存在整体素质和职称相对低下,年龄结构偏大的状况,存在愿管施工不愿管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就建立生产一线管理人员之间的轮岗制度,确定每一岗位至少必须干多长时间,如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之间进行轮岗。本身管施工也是管生产和管安全,从全员安全角度讲每一岗位均有相应的安全责任,应该提倡、建立轮岗制度,同时从待遇角度安全员不能低于施工员,激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3.3企业建立农民工信息档案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农民工信息档案制度,记录农民工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情况,记录在公司工作情况及业绩、在公司培训情况、诚信情况、业务技能等信息,作为公司二次或多次选用农民工的依据。

3.4培训考核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最终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确保培训方式、方法、手段、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确保培训过程受控、效果受控。

4政府层面安全教育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的内容

4.1建立完善农民工信息卡(智能IC卡)制度

通过建立完善农民工全国通用性信息卡(智能IC卡)制度,全面、准确、及时记录农民工的信息状况,包括身份、技能、业绩、诚信等情况,使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择优选择农民工。

4.2定额列支专门教育培训经费

建筑施工行业是全市场化运转的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建筑施工行业的利润水平远低于工业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捉襟见肘,建立定额单独列支向建设单位收取教育培训经费,专款用于员工的教育培训。

在培训经费来源上采取制订相关政策文件,将培训经费纳入建设项目成本,增加项目成本费用,转移到建设单位支付农民工培训费用。

4.3推行农民工持证上岗

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后上岗”、“先建制,后输出”的原则,推动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行农民工持证上岗,如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砖工等均实现持证上岗。

4.4政府引导建立劳务基地

政府部门要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建筑业传统特色的城市和地区,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工种优势形成劳务输出基地,加快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促进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建筑劳务的有序有效转移,培育出一些有特色、有优势、有品牌的示范劳务基地。通过品牌劳务基地和劳务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局部带动全局的效果。并对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地区,在培训经费、税收上予以支持。

4.5强化对劳务分包企业和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的追究

每当出现主要因劳务分包单位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时,政府职能部门的处罚对象存在侧重于施工总承包单位而轻劳务分包单位的现象,无形中滋长了劳务分包单位及作业人员违规行为和压制了劳务分包单位及作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主要因劳务分包单位原因导致事故的处罚将劳务分包单位作为一个主要责任单位之一进行处罚。

对劳务分包单位不是因施工总承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而是借拖欠工资的名义聚众生事事件的处理力度不足,诱导了这类事件时有发生。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劳务分包单位借拖欠工资的名义聚众生事事件对劳务分包单位按治安规定等加强责任追究。

4.6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应包括劳务分包企业

该市建委建立并推行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将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分为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进行量化评分排名,并动态网上公示,同时将诚信评价得分纳入招投标评分,实现了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的有效对接,极大地规范了施工企业的行为,应将劳务分包企业纳入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约束其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

4.7建立劳务分包有形市场

建立劳务分包有形市场,执行招投标机制,在招投标市场获取劳务分包任务,实现择优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目的,并引导劳务分包队伍规范化成长和发展。

5结语

总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只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需要,更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大是大非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使工作人员增加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本论文对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并从企业与政府的两个方面讲述其需要加强的内容,对加强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柴越.浅谈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J].城市建筑.2014

[2]徐成忠.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

[3]陈启忠.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及意识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