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赵光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赵光强

赵光强

(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273522)

摘要:电力能源已经成为现如今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并且随着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加,对于电力需求也日益扩大,为了保证工作中供应电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希望对有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供应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

1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供电设备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供电运行状况,若供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就会给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目前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和电力能源息息相关,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是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责,也是对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2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用电技术的必要性

供电设备和供电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同组成了供用电的安全性,而可靠性指的是为供电系统提供持续供电所具备的能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用电,一旦电力能源不能正常供给,就会给整个国家的社会运行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很多企业的生产工作会停止进行,生活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电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给我们提供稳定能源,所以供用电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自我国实行电力改革以后,电力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可以保证社会和企业的正常运行,给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贡献和社会经济效益。

3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供电线路问题多

供电技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其中很多因素都是不被人为所控制。作为供电设备系统当中的主要输送载具,电线的完好和畅通无阻都对输送电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线路是供电系统中的一个重大难点,对线路进行检修非常麻烦,只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供电的每个设备都处于作业状态下,任何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条线路产生巨大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崩溃。

3.2供电设备检修工作落实不妥

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线路发生故障在所难免,不过问题出现以后的解决速度和维修方法却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当线路或者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修,将供电设备对市民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由于电力供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繁杂的工程,因为它涉及到多个设备、多条环节和多个区域的问题,人才配备数量和要求很高,需要专业人士才可以进行操作。电力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做检修维护工作,有可能在工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系统的运行,如在维修时也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线路堵塞;在电力出现问题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去排查检修也会影响供电设备的正常运作。

3.3自动化应用水平不高

信息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生产运作效率都主动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减少人工操作,使生产系统达到智能操作的目的。不过我国的供用系统中对于电气化自动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不高,受到自动化功能的局限性的影响,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电力监控和有关的报警也无法满足警报的准确和及时,质疑了供用电技术的安全,为电力系统埋下隐患。

3.4供电系统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

受到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各个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都大大增加,电力系统必须要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才能够满足电力总需求。导致了电力设备一直都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之下,大大加快了电力设备和相关零部件以及电力线路的老化速度,因此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无法长期可靠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电力系统发生系统故障的可能性极高,严重的可能引发电力事故,发生火灾、爆炸等。

3.5“工作票”和“操作票”方面的问题

(1)工作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工作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票工作,比如事故抢修没有填写工作票或事故应急抢修单,或者表面使用工作票但是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对于新投产的设备尚未填写工作票就开始施工。票面内容填写不规范。工作地点和设备填写不明确,“安全措施栏”填写不明确;应设遮拦和挂牌填写不完整,标识牌悬挂位置不具体;选择工作票的种类不当,电气工作票无法同时送达,线路工作票未使用线路双重称号等。

(2)操作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倒闸操作未在模拟图板上进行预演,导致运行方式变化时未及时更改模拟图信号,和现场实际不相符;无票操作,未将操作票带至现场或者没有唱票;遗漏了必须的前叉项目,如倒负荷操作或者解列操作遗漏检查负荷分配,检修以后送电遗漏检查的对应地线确已拆除。

4提高供用电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措施

4.1加强对供用电系统的检修维护频率

因为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影响系统整体协调,进而发生电力事故。为此,有关的电力工作检查人员一定要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日常排查工作,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反映和处理,对于出现老化现象的电力下路,比如电缆脱皮的要及时上报和更换,以免发生漏电产生更大的问题,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要在第一时间维修发现的故障位置,以降低因为设备维修而中断供电导致的经济损失。

4.2加强电力单位的人才队伍储备

电力检修队伍是电力行业中的核心团队,要求队伍组成人员一定要具备超高的检修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因为电力工作不能得过且过。为此需要电力企业定期在内部开展电力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教育活动,定期测试培训效果,特殊岗位一定要持证上岗,保证工作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经常组织电力检修人员观看一些因为检修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电力事故,以儆效尤,提高团队的职业素养和让每个人对电力事故的发生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在工作中端正心态,严格执行轮岗制度,避免检修人员过度劳累,全面提高其工作责任心。

4.3逐渐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水平

应用自动化水平不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发电成本。让电力系统顺利运行和稳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其的投入,比如增加自动化设备,并及时更换掉落后的低级设备,在革新监控和警报系统的同时提高现代电力技术应用水平,让监控和警报更加准确及时,尽量将设备故障导致的电力事故扼杀在源头。另外,电力起亚还要重视对电力设备的保护以及改进,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监控该区域内的电力设施,使得故障出现以后不会让事故扩大化,让事故发生区域的电源自动切断,自动对故障问题进行诊断以提高用电安全。

4.4确定科学的供电范围

电力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会增加电力消耗风险,在降低设备的负荷方面,既然设备的运转时间不能缩短,则可以逐步的缩小供电范围,根据本区域用电量的多少设置适当的供电半径。因为供电范围过大,需要增加电线等的铺设,不利益降低发电成本。工人的检修范围增大,工作量增大,不利于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可靠原则,为此设置科学规范的供电半径能够降低设备负荷,保证市民用电需求。

5结语

电力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稳定电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供用电的安全有利于提高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和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为此做好供电线路和供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加强电力团队建设和缩小供电范围,对于提高供用电安全工作将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陈佳盛.科技经济导刊.2016(34)

[2]浅析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祖艳欣,吕勃,吕兴强.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