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沈伟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沈伟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出现的新型专业,鉴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工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对此专业创建存在的关键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不足;措施

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呈现跨跃式发展,已被普遍运用至经济管理行业之中。中国正朝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发展,政府颁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发展的战略措施,规划了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壮美图景。针对这一雄壮的发展前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成千上万的管理精英、技术人才以及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理应而且一定要具备强大的理论支撑。就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而言,人才市场将越来越倾向于那些专门接受过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训练的人才。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学三大学科理论,并成功创建了本身知识系统,且游走于上述三大学科边沿的专业学科。所以,要想明了其具体发展方向,那么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其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对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不论是针对管理学专业,还是对比组织行为,其界线均是信息技术占据着的极其重要的位置。首先,信息系统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管理不足与信息技术针对管理缺陷而形成的新方式、新举措。其次,信息系统里所探究的组织内容大都比较注重信息技术和组织二者间的联系。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前提条件,最后为管理提供服务。信息系统专业里探究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管控与评估,而并非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着眼点在于如何组织和管理信息,信息技术仅为工具,并非本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训练一批不仅全盘掌握经济管理学常识,拥有管理头脑,而且还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技巧了如指掌,能够担负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发并开展信息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速度日渐增速,导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亘古未有的挑战。不管是人们对这一专业的了解,抑或高校在部署该专业的计划安排以及学生在人才市场里求职时均呈现出极大迷惑,严重抑制着专业的发展脚步。

2.1学科发展方向过于迷茫

学科特征令学生难以全面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走向,以至于不少学生在即将走出校门时还对于自己的未来相当迷惑:我可以做什么?在人才市场上我凭借什么争得就业机会?好像什么都会,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知晓经济管理。可是实际上,这一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技能远远不如对应学科的学生。编程水平赶不上计算机学科的学生,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又与对应专业学生的水平相差甚远。所以,不少学生觉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一只游走于学科与专业边沿的“麋鹿”。

2.2知识架构不明朗

高校在部署该专业计划安排时,对于该专业的课程架构设置,参与审订的学者们也具备着不同的意见与观点。某些学者的观点是:该专业当归属管理学与工程学学科类,学生毕业后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所以理应多开设一些经济类与管理类的专门科目。可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分属两大专业类科学,覆盖面非常大,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专业内容,而且不同专业具备着极其不同的科目设置,怎样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专业里设置相对均衡的专业课程,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2.3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招生范围趋于扩大化,信息化速度呈现跨跃式发展,导致师资力量的培养变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中尤其尖锐的问题。不管是拥有硕士学历,又或者获得了博士学历,就理论而言,只要该老师未参加信息化工程教育,那么便难以明了信息化的思想与举措的根本,而且在实际教学当中也很难承接前导科目与启示后续课程,仅会照本宣科,不断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理论,难以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难以令学生体悟到信息化的举步维艰,更难以让学生明了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

3如何强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3.1扩大具体教学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备着极强的应用特点,其发展方向是培养众多应用型综合管理类人才。在教学中,如果仅单纯开展理论教学,那么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技能将得不到提升,当然也就难以造就出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教学内容的配备,应当扩大实践与演习课程,以取代传统强理论而弱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于整个课程系统的设计而言,应当多开设学科演习、企业实习、专业操练以及毕业演练等实践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强化管理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与学生确确实实参与到实践当中,促使学生的动手技能、思维水平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都有所增强。依靠上机或答辩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科目予以考试,确保学生切实从思维方面加深对于实践科目的了解,最终增强其实践关注度。

3.2提升经济管理学基础科目的开设率

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训练是把信息技术广泛运用至公司管理当中,提升经济与管理技能,处理管理当中具备的缺陷。所以,学生必须明了公司及单位的工作程序与本质特点,懂得管理程序,掌握随同管理程序出现的数据流动情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管理缺陷转变成计算机可以分析解决的信息程序。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目设计应大大提升经济管理学基础科目的开设率,比如: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以及财务知识学等课程。

3.3强化师资力量培养

不具备顶尖教师,就无法成就顶尖专业,更无法成就顶尖大学。所以,对于专业发展而言,师资力量培养是重中之重。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集多学科思想于一体,假如教师不具备多专业知识,就无法启示学生借助多专业的角度去解析问题与处理问题。所以,高校在引入师资力量、充实教师队伍时,应当吸纳拥有多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实现专业交叉,做到优势互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论哪一位教师,假如他仅仅斗争在教学前线,而不加强平常知识的学习与积聚,那么他势必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进程,最终将被遗留在历史长河之中。所以,必须借助有效手段增强教师们的理论能力且激起他们的学术钻研思想,鼓励他们到外面去学习深造或者强化专业学习,最终令其专业技能与知识更加富足。如此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后的就业竞争形成一定支撑。对于前沿性科目来说,学校应当招募公司里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教学,令学生得到最前沿的一手信息,使其永远知晓人才市场的实际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手段与成就,令学生体味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以此增强其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4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集多个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学科,它不仅触及了多个业务版块,而且发展迅速、变化多端,因此,不同的高校理应针对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去制订相应的培育方案。同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持续快速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钱雪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

[2]刘敏,张社民.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05)

[3]蒋晓确,王以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