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在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阿加曲班在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评价

邵杰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评价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阿加曲班抗凝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ICU内行CRRT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阿加曲班抗凝,对照组予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滤器使用寿命,24h、48h血小板的变化及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评价阿加曲班抗凝行CRRT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4h时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48h时,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出血事件多于观察组,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RRT治疗过程中,阿加曲班抗凝较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关键词】CRRT;阿加曲班;肝素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102-02

自1960年提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这个概念后,除外肾衰竭,其适应症已扩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1]。是ICU抢救危重病患者的常规技术手段之一。抗凝是保障CRRT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普通肝素及阿加曲班两种抗凝方式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滤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来比较两者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并行CRRT治疗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阿加曲班抗凝)和对照组(普通肝素抗凝)。

1.2仪器

采用金宝PrismaFlex血滤机,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置换液速度3000ml/h,血流速度200ml/min。

1.3抗凝方法

观察组使用阿加曲班抗凝,维持量3~4mg/h,对照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以5~20IU/h的速度维持,使患者APTT值维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

1.4观察指标

(1)滤器使用时间;(2)24h、48h血小板计数;(3)有无因抗凝导致的出血并发症。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CRRT是ICU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用于去除炎性因子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2]。临床上理想的抗凝方式应既能有效抗凝,又能避免出血。普通肝素及阿加曲班是较常用的两种抗凝方式。阿加曲班能高度选择性地与凝血酶活性位点可逆性结合,进而抑制其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其半衰期短,抗凝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安全剂量的范围广,有利于临床实际操作中的调整[3,4]。肝素可使得血小板减少,进而导致出血并发症,据统计,肝素抗凝有1%~5%的几率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5]。因此,在CRRT过程中我们需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变化,防止血小板多低。结果显示,至48h时,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照组,提示阿加曲班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普通肝素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明显对于观察组,但是两者比较并未体现出统计学差异,考虑与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并及时根据凝血功能变化调整抗凝剂量有关。综上所述,CRRT治疗中,应用阿加曲班抗凝较普通肝素抗凝更为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抗凝手段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莉晨,崔丹,毛宗福.武汉市医疗机构ICU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8):732-734.

[2]秦凤丽,刘忠民.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418-421.

[3]周楚瑶,薛凡.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6):594-596.

[4]李清,李德谦,任改瑛,等.小剂量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12,23(2):139-143.

[5]KeltonJG,HurstingMJ,HeddleN,etal.Predictorsofclinicaloutcomeinpatientswithheparin-inducedhrombocytopeniatreatedwithdirectthrombininhibition[J].BloodCoagulation&Fibrinolysis,2008,19(6):47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