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椎间孔镜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强东林丁娅楠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功能受限的临床效果和传统大切口治疗腰椎功能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11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住院患者,70例给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40例给予传统大开刀手术治疗,观察受限椎体的活动度及受压部位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通过对7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住院患者经过实施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其中68例住院患者患病椎体关节术后活动如常,2例患者患病椎体关节术后活动稍有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通过对4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患者经过大开刀手术治疗后,其中35例患病腰椎关节活动仍受限,5例腰椎关节活动稍有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结论:针对有手术指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给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40例给予传统大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后,住院患者患病腰椎处疼痛都能不同程度缓解。但是,椎间孔镜手术后的患者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腰椎大切口手术后的患者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恢复;更有区别的是,椎间孔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浸润麻醉;传统腰椎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

【关键词】椎间孔镜;传统腰椎手术;应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48-02

椎间孔镜是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在国外开展已有15年,在国内开展有10年。此类手术是相对开放脊柱外科手术而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段来治疗脊柱疾病,以达到与开放脊柱手术相同或者更好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受术后遗症。椎间孔镜摘除椎间盘,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中即可缓解疼痛,手术切口为7毫米,手术时间约1小时,术中出血约50毫升,术后2小时就可以下地活动,4~7天出院,术后恢复期3~6周,它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情况下解决了腰椎间盘突出问题,它从患者的心理因素、治疗因素、恢复因素、并发症等因素着手,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的适应症有:(1)腰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行走受限等;(2)腰椎椎间孔狭窄:中老年腰痛、腿痛患者,椎间孔韧带肥厚或骨刺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扩大椎间孔使受压迫神经得到减压。(3)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如椎间盘突出不明显,可是腰痛明显,反反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这时说明,椎间盘结构已经出现损害,由此引起的疼痛者。下面我就从我科2012年6月推广实施椎间孔镜至2013年12月以来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科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11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中,其中70例患者采用椎间孔镜摘除椎间盘,病程最长7天,最短3天,平均3.5天;4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病程最长15~25病程天,最短10~14天,平均12.5天~19.5天。

1.2治疗方法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时,是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术后对症治疗3~4天,观察1天;传统腰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时,是用脊柱后路开窗减压术,术后对症治疗13~20,观察1~3天。

1.3疗效观察

1.3.1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恢复约3~6周,并发症少,腰椎关节活动如常。

1.3.2传统腰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患者创伤大,恢复慢,术后恢复约3~6个月,术后并发症多,3位患者术后椎管粘连,5位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10位患者术后重要部位形成瘢痕,腰椎关节活动多受限。

1.4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1-2]制定,术后评定疗效。11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中,7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患者经过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68例患者椎体关节活动如常,2例患者椎体关节活动稍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4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患者经过大开刀手术治疗后,35例腰椎关节活动受限,5例腰椎关节活动稍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110例患者痊愈。

2.结果

2.1椎间孔镜治疗

患者创伤小,病程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

2.2传统手术治疗

患者创伤大,病程长,术中出血多,60%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恢复慢。

2.3治疗结果

本组110例患者,椎间孔镜治疗70例,70例患者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68例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如常,2例患者腰椎关节活动稍受限;传统手术治疗40例,40例患者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5例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如常,35例患者腰椎关节活动稍受限。

3.护理体会[3]

3.1.1椎间孔镜治疗创口小:切口小至0.7cm,基本不留疤痕;疼痛轻:患者疼痛感小,手术采取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消融彻底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的复发,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有独特的手术器械保护神经根,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神经根不受损伤,恢复快: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2小时即可下地活动,住院3~7天,术后恢复期3~6周;出血少:术中最多出血50ml。

3.2.2传统手术治疗创口大:传统长切口,≥10cm,疤痕呈长线状,影响美观;疼痛大:传统手术切口大,术后切口部位常伴有疼痛、酸胀、麻木感;恢复慢:传统手术由于切口大,且会造成切口附近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有可能伴随某些组织感染并发症,因此患者恢复速度慢;住院时间长:术后24小时下床,10-25天出院,费用相对高;出血多:传统手术分离组织广泛,出血量比较大,60%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3.2评估

积极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时、有效的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有效的督促、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3.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疾病在整个恢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一般都病程较长,部位特殊,患者已经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大部分患者会因病程和特殊部位的原因,不愿意配合治疗。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解除思想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高度的信任接受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尽早恢复。

3.4积极预防

预防腰部损伤和减少腰部负荷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这方面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

3.5饮食护理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因其创伤小,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患者可普食;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肠蠕动较差,要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多食水果,循序渐进,用瘦肉煲汤,多食高蛋白食物,增加机体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3.6病房、床单元管理

病房每天通风,早晨30分钟,下午30分钟,地面用8-4消毒液稀释消毒,保持床单元干净、舒适、整洁,预防压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

[2]赛小珍,邵海燕,程玉静.特色骨伤科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1).

[3]曹媛.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