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

方德东

(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4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均较好,相比于布比卡因来说,罗哌卡因对孕妇的伤害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90-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ropivacaineandbupivacaineincesareansectionwith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MethodsInJanuary2014-2015yearinJanuaryinourhospital124casesofcesareansectionpatientswererandomlyassignedto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ropivacainebupivacaineanesthesia,anesthesia,comparisoneffectofanesthesia.Results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anestheticeffectofthetwogroups,but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rateof9.7%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of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ratewas22.6%,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Theobservationgroupofsensoryandmotorblock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esareansectionwith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withropivacaineandbupivacaineanesthesiaeffectwasbetterthanbupivacaine,ropivacaineislessharmfultopregnantwomen,feweradversereactions,canbeusedinthe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Ropivacaine;Bupivacaine;Cesareansection;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Anesthesiaeffect

剖宫产手术在近年来妇产科中较为常见,但是剖宫产对孕妇自身的伤害明显,因此,要尽量在手术中减少对孕妇的伤害。其中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中使用的布比卡因的安全使用范围较窄,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的酰胺类麻醉药物,可将药物对孕妇心血管以及中枢神经的毒性降低到最小化,并且具有感觉运动分离的特点。同时,腰硬联合麻醉同时具备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的优势,其中腰麻不仅起效快,并且具备较为完善的阻滞,只需要用很少量的药物便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还能够经过硬膜外导管的帮助下通过对麻药的增加,来实现对单纯腰麻阻滞时间严重不够和不全的现象,进而确保手术时间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硬膜外术后的镇痛也可以完全进行,为此受到广大麻醉和妇产科医生的青睐。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124例,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在临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以下是本次的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2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3±2.1)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6±1.1)周,体重57~88kg,平均体重(62.99±10.46)kg;对照组62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9±1.8)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1±1.2)周,体重56~86kg,平均体重(63.12±10.29)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美国麻醉医生学会的相关标准将麻醉效果分为1到3级;重要脏器未出现严重疾患,如心肺肝脏等;其他椎管内麻醉并不禁忌。

(2)排除标准:患者未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听力功能和神经障碍、血糖控制不良。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进入手术以后需要给予面罩吸氧,将常规静脉通路开放,将羟乙基淀粉500ml130/0.4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到患者体内,利用心电图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如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以及血压等,取手术床的水平位,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者右侧卧位。

对照组患者注射0.75%的布比卡因2ml和10%的葡萄糖注射液1ml,给观察组患者注射1%罗哌卡因2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1ml,注射完毕后将患者平躺放置。在患者腰L3-4间隙部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和腰麻针穿刺,待流出脑脊液以后,严格按照1ml/10s的频率将1.5~2.5ml的麻醉药注射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具体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来定;将导管放置到硬膜外腔,以此来为术后将镇痛泵置入患者体内做准备,在固定导管以后需要保持产妇的平卧位,通过将其右侧臀部垫高,来保持子宫能够向左侧倾斜,利用针刺法来对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进行客观的估计,确保该平面能够保持在T6水平以下,以此以来便可以顺利的进行剖宫产手术,手术期间需要将5mg经过常规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射到患者体内,如果患者每分钟的心率在50次以上,则需要将0.3mg的阿托品静脉推注到患者体内。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做记录,对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进行科学的比较。

1.4评价指标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优: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恢复均正常;良: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恢复部分正常;差: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恢复均不正常。有效率=优+良。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和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1例,恶心、呕吐的1例,呼吸困难的1例,寒颤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5例,恶心、呕吐的2例,呼吸困难的3例,寒颤的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

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3.讨论

剖宫产手术对于麻醉的要求非常高,除了需要完善产妇的镇痛以外,所具备的肌松效果也应该十分良好,在此基础上对于胎儿的影响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上已较为成熟,减轻了患者顺产承受的痛苦,提高胎儿的存活率以及孕妇身体的恢复情况。剖宫产手术中需要对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方法是结合了腰麻以及硬模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使用剂量少、疼痛少、并发症少等特点[1],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相当,但是布比卡因对孕妇心血管以及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较为严重,由此还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诸如头痛、心率减慢、尿潴留、恶心以及呕吐等,如果使用过量或者误入血管在一定程度上极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的出现,一旦诱发心肌毒性则患者复苏的希望几乎为零,因此不被经常使用,罗哌卡因明显降低了布比卡因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它属于一种新型的长效的酰胺类麻醉药物,为布比卡因哌啶环的第三位氮原子被丙基所代替的产物,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重要的是其具有感觉运动分离的作用[2]。

罗哌卡因具有起效较慢,半衰期短的特点,减少了手术中的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并且持续作用的时间比较长,具备麻醉和止痛的双重作用,再加上低微的心脏毒性和非常明显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分离,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十分良好,因此在产科麻醉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与其他长效麻醉药相比作用时间更长,与同等浓度的布比卡因相比该药皮下浸润的麻醉作用时间可以延长到两到三倍,感觉和运动阻滞的分离度更大,此外还具备非常高的清除率,在镇痛方面的效果十分理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相当,理论上是可以在剖宫产术中进行使用,但是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寒颤、呼吸困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寒颤、呼吸困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减轻患者的疼痛,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使患者的呼吸稳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均较好,相比于布比卡因来说,罗哌卡因对孕妇的伤害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闫飞,王晓霞.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63-66.

[2]耿雪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9(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