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老年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刘姝君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四川雅安625500)

【摘要】老年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患病率随之增加。心理、社会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了解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愿,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病人,更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病人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下降,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反应差,又常伴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做好老年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手术刺激,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前;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66-02

1.临床资料

2008~2010年某院外科手术病人2814例,其中老年病人471例,占总数的16.7%。男246例,女225例,年龄60~91岁,平均69.3岁。手术治愈459例,死亡12例,治愈率97.5%

2.不良的心理反应

(1)焦虑和恐惧心理病人患病后,往往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较为普遍.且有一种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不安,手术对病人来讲常是万不得已的以致手术前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出现焦虑、恐惧心理。

(2)忧虑、孤独心理老年病人性情较怪癖、固执、易怒,不易合作,同时又害怕孤独,希望有人探视,有人真正关心他们,为他们解除寂寞。

(3)猜疑和担忧心理由于老年病人的视力、听力因生理因素下降,有时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便猜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担心手术是否安全等,以至加重心理负担。

(4)行为退化、情绪幼稚依赖心理有些老年人童心复萌,如爱吃、恋玩,表现天真,并且处处依赖亲人,依赖医护人员。

3.心理需求

(1)共性需求患者都希望在就诊的医院里由名望较高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不希望让实习医生在自己身上“练刀子”,都希望在术中能避免或减轻疼痛,并且希望亲属能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和支持,医护人员能尽心尽力的精心照顾和给予帮助[1]。

(2)不同的需求由于知识层次,经济能力的不同,病人的需求也不同。如经济能力差的病人仅需基本的医疗条件,他们往往除疼痛外最关心的是住院和手术费用问题[2]。而经济能力强的病人则不仅要求用最好的药品,还要求住条件好的单间病房。知识层次高的老年病人除要求有好的治疗条件外,对各方面的条件也要求较高。他们首先要求对自己的治疗和手术有较高的透明度,其次是患病后不愿与他人来往,要求住安静的单人间[3]。

4.心理护理

护士自身素质的好坏,是能否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护患关系,对待病人热情、态度真诚、语言委婉、关心体贴病人,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

接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士应立即进病房访视病人,主动介绍自己,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4]。主动与病人交谈,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交谈,发现手术病人暴露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手术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通过讲解,将有关手术信息提供给病人,有助于降低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注意交谈的态度和技巧,耐心倾听病人主诉,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或表示不愿听、不耐烦的情绪。交谈时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可使术前病人高度紧张的心情得以松弛,对高度紧张的病人,应多使用解释、鼓励性语言。另外,护理人员还应重视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如说话的语调、表情、姿势、动作、态度等。访视病人时,护士微笑的面容、乐观开朗的情绪、整洁美观的仪表、稳重大方的姿态以及合适而亲昵的称谓,都能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并且能感染病人,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唤起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

根据病人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性格和信仰等个体差异,结合病人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介绍疾病治疗的有关知识,并详细阐明手术在治疗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可能留置的多种引流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等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并告诉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疼痛是术后的必然现象,且疼痛持续时间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术后可使用镇痛泵以减轻疼痛等,均应给病人作介绍和解释。在介绍病情时,医护人员的谈话内容应保持一致,以免因内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对刺激反应迟钝,咳嗽反射减弱,再加上有的老年人长期吸烟,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因此,术前护士应耐心的告诉吸烟病人吸烟对手术的不利因素,劝其戒烟,并指导老年病人多做深呼吸,教会病人咳嗽的方法和有效的排痰,以保持气道通畅和增加肺泡通气量,对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因老年人的脑细胞减少,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对术前所要注意的事项及将要实施的护理计划、措施及目的,宜事先通知病人和家属,并耐心作好解释,对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要提醒家属注意,以免术前准备不充分,而延误手术进行。

可邀请同病房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谈手术感受,并介绍他们在治疗、护理全过程中的配合经验和体会,用现身说法稳定病人情绪,使其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恐惧和紧张,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5.体会

(1)心理护理对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471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够心情平静地接受术前准备,逐步过度到能够较为主动、积极地接受手术,并能够在术后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对老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专心老年人的认识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守医嘱,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因此,在一些重要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方面,我们必须忠于职守,专心于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工作,认识和体谅他们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②要耐心老年人一般都有情绪稳定性降低,对自身情感、行为控制力减弱。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年病人的这些特点,要耐心、恒心,要不厌其烦地劝解帮助他们,使他们能从手术治疗的需要。

③要关心老年人他们的子女大都成家并且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始终陪伴在身边,这时特别需要我们给予热情的关怀,认真的照顾。生活上的关心,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态度,会给老年病人增加手术治疗的信心。

(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老龄人口比例的逐渐上升,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正引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心理护理正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为老年病人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整个手术前期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步展开,让其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全面掌握每一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对于每位老年手术病人做好手术前期的心理护理,都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身体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立群.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2):247-248.

[2]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6-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