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梁转动体系施工技术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3

转体梁转动体系施工技术控制

屈卫华荣跃

屈卫华荣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沪昆客专项目部邮编:710000

摘要:结合沪昆客专湖沿特大桥转体梁工程,介绍跨越既有铁路T构转体梁球铰施工技术。该桥采用平转法施工的转动体系,球铰是整个转体的核心,制作和安装要求精度很高。

关键词:T构平转法球铰施工技术

Twistbeamrotatingsystemconstructiontechnologycontrol

QuWeihuaRongYue

FifteenBureauofChinaRailwayGroupLimitedcompanyofthefirstengineeringShanghai-Kunmingpassengerspecialprojectdepartmentpostcode:710000

Abstract:combiningtheShanghai-KunmingpassengerspeciallinealongLakeBridgetwistbeamproject,introducedacrossexistingrailwayTconformationoftwistbeamballhingeconstructiontechnology.Thebridgewasofhorizontalrotaryconstructionmethodintherotatingsystem,theballhingeisthetwistofthecore,makingandinstallationprecisionisveryhigh.

Keywords:Tstructurelightmethodsphericalhinge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一、工程概况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沿特大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境内。本桥与既有沪昆铁路相交,交角为122°。上部结构跨越既有沪昆铁路为2-64mT构现浇梁,采用平转法施工。本桥27#墩为T构转体主墩,采用平行于既有铁路,支架现浇的施工工艺。转体角度为逆时针旋转58°。

二、转动体系及球铰的组成

转体体系包括上转盘、下转盘、上球铰、下球铰、支撑腿、环道、限位架、反力座和牵引装置。

球铰分上下球铰,下球铰呈凹形,凹面向上;上球铰呈凸形,凸面向下;凸面位于凹面内且凹面向上包裹凸面形成球铰的整体,成为转体的核心。下球铰表面设置多个圆形凹槽,凹槽内镶嵌滑块(即四氟板)。四氟板与下球铰凹槽均有对应的编号,在安装的时候必须按编号镶嵌四氟板。

三、球铰的加工制造

依据设计图纸考虑转体结构净重,风荷载及施工误差等因素,导致转体结构失去平衡,需进行平衡配重,故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球铰设计竖向承载力采用70000KN。球铰平面直径为3.0m,定位中心转轴直径为270mm。球铰由上下两块钢质球面板组成,上面板为凸面,固定在上转盘的底面,下面板为凹面,固定在下转盘的顶面。上下面板均采用40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的球面,背部设置肋条,防止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变形并方便球铰的定位,加强以及与周围混凝土的连接。转体球铰成品见图1:

因球铰在转体过程中支撑转体重量,是平衡转动体系的支撑中心和转动中心,其加工及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转体效果。其制造精度控制如下:

1、球面光洁度小于△3,即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25μm;

2、球面各点处的曲率应相等,其曲率半径之差±0.9mm;

3、边缘各点的高程差≯1mm;

4、椭圆度≯1.5mm;

5、下球铰各镶嵌四氟板块顶面应位于同一球面上,其误差≯0.2mm;

6、球铰上、下锅形心轴、球铰转动中心务必位于设计位置,其误差:顺桥向±1mm,横桥向±1.5mm。

钢球铰在工厂加工制造,在下球铰面上按设计位置铣钻四氟板镶嵌孔,同时在下球铰面上设置适量的混凝土振捣孔,以方便球铰面下混凝土的施工。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下转盘施工——定位钢架预埋——钢架调平——固定钢架浇筑混凝土——下球铰及环道安装——下球铰及环道精调——安装四氟板及涂抹黄油——上球铰安装——上转盘支撑腿安装——上转盘安装。

2、下球铰安装

本桥承台设计高度为3.0m,长12.0m,宽12.0m。上转盘设置在承台中心位置,高0.75m,直径8.2m。详见图2:

承台浇筑C35混凝土时提前预埋接茬钢筋及钢架定位角钢,确保承台与下转盘混凝土的整体性及下球铰、环道固定钢架定位的准确性。下转盘球铰安装顺序如下:

①下转盘槽底清理:首先根据设计标高对槽底进行清理,对超过设计标高的地方进行处理;然后对槽内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最后将槽内杂物清除干净;

②初步定位: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确定下球铰中心十字线及定位钢架位置。下转盘球铰初步定位的目的是保证给绑扎钢筋提供依据,防止侵入钢架范围内;

③绑扎下转盘钢筋: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

④安装调整固定钢架:采用吊车将固定钢架吊入,在根据中心十字线进行初步就位。然后用撬棍慢慢移动,再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检查位置和高程,反复进行校对,直至钢架位置及高程准确为止。下球铰及环道钢架顶面相对高差小于5mm。

环道及定位钢架同步进行安装,环道设计宽度为0.8m,半径3.9m(外径),由16段拼装而成。拼装时采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检查位置和高程,反复进行校对,直至环道位置及高程准确为止;

⑤钢架固定:钢架就位后立即与预埋角钢进行焊接牢固,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⑥安装下球铰:钢架固定牢固后,采用吊车将下球铰吊入就位。吊装时注意先安装调节螺栓,再安装下球铰;

⑦精确定位及调整:下球铰就位后,采用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分别对球铰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监控,高程采用调节螺栓进行调平,平面位置采用拉链葫芦进行调整。顶面高程应控制在±0.5mm范围内,其相对高差不大于2mm。

环道顶面高程控制及允许偏差与下球铰要求一致;

⑧下球铰固定:待平面位置及高程准确无误后,将调节螺栓拧紧。并在下球铰肋板和固定钢架之间用钢板进行加固;详见图3:

⑨浇筑下转盘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密实度的控制、浇筑过程中下球铰不能收到扰动、混凝土收缩不至于对转盘产生影响。为解决这几个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a.球铰上设置浇筑及排气孔,浇筑顺序采用由中心向四周进行浇筑,有利于排气。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

b.混凝土浇筑前,搭设施工平台,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禁止人员在球铰上走动或作业,防止对球铰造成扰动,并对下球铰表面进行覆盖,便于安装四氟板时便于清理;

c.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并派专职人员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敲击的方法进行检查,对因混凝土收缩产生间隙的部位进行钻孔压浆处理。

3、四氟乙烯板安装

在下转盘混凝土浇筑完成养护的时间里,应做好四氟乙烯板安装的准备工作,备齐所需材料及设备。具体见表1:

表1材料设备统计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黄油

6

15kg/桶

四氟乙烯粉

Kg

2

四氟乙烯板

576

吸尘器

1

电子称

1

筛子

1

筛孔规格1mm

搅拌器

1

磨光机

3

钢丝球

20

钢抹

3

毛巾

6

塑料袋

20

防尘鞋套

①清理下球铰:首先用磨光机对球铰大面积进行打磨,除去下球铰表面锈迹。镶嵌四氟板的凹槽内磨光机无法除锈,采用钢丝球进行除锈;球铰表面全部打磨完毕后,用吸尘器将球铰上所有粉尘进行清理;最后用干毛巾全部擦拭干净,再用吸尘器清理一遍,所有清理工作均由中心向四周进行清理;

②插入转动轴:下球铰清理工作结束后,工人穿上防尘鞋套进行作业,首先将转动轴预留孔内清理干净并涂抹黄油;然后将转动轴吊装至孔内,插到底后人工旋转转动轴,使其孔内黄油密实、均匀分布;

③安装四氟乙烯板:所有四氟乙烯板出厂就已排好编号,必须对应球铰上凹槽的编号对应安装并用木锤将四氟乙烯板敲紧、敲平,不能翘曲;详见图4:

④涂抹黄油

a.首先采用1mm规格的筛子将四氟乙烯粉进行过筛,并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分成份。现场采用的黄油和四氟乙烯粉的配比为120:1,黄油为15kg/桶,经过计算每桶加入125g。再用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b.黄油从中心向四周进行涂抹,需盖住四氟乙烯板,表面要平整。涂抹时不得碰松四氟乙烯板。将下球铰表面全部涂抹黄油。详见图5:

4、上球铰安装

①清理上球铰:首先用磨光机对上球铰底面进行打磨,除去下球铰表面锈迹。并用干毛巾全部擦拭干净;

②吊装上球铰:采用吊车将上球铰吊装,在吊装时要注意不得左右摆动,要统一指挥,防止损坏转动轴;

③上球铰就位:因转动轴与预留孔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吊装完毕后有可能偏位,需用拉链葫芦进行微调,确保上下球铰外边缘平齐不错台;

④密封处理:就位后,人工对上球铰进行旋转,将上下球铰间多余黄油挤出,并用钢抹刮出,再用胶带进行封闭,达到粉尘、防水的效果。上球铰安装及安装后效果详见图6、图7:

5、上转盘施工

上转盘是球铰、支撑腿相连的部分,又是转体牵引索直接牵引的部分。因此上转盘的施工质量将影响最终转体。为了能保证质量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①在施工过程中禁止在球铰上随意走动,防止球铰受到扰动产生位移;

②牵引索布设要求埋入承台1/2圈,与上转盘外边线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m。然后再沿着上转盘外边缘绕1/2圈,水平通过反力座。本桥设2束牵引索,每束为6根强度为1860MPa的钢绞线组成对称布设。

转盘内预埋牵引索固定端采用P型锚具,并且同一对牵引索的锚固端应在同一直径上并对称与圆心进行布设;详见图8:

③牵引反力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力座预埋钢筋深入承台内70cm,结构尺寸为长150cm×宽150cm×高190cm,反力座混凝土与下转盘混凝土同时浇注,牵引反力座槽口位置及高度准确定位,与牵引索方向相一致。为减小转体时牵引索与反力座混凝土的摩擦了,反力座槽口在设计时牵引索进口采用喇叭口形式。在转体的左右幅分别单独成为一套牵引体系。详见图9

④上转盘底面为凸形,与下转盘间由一定空间,这给转体结束后,浇筑封铰混凝土带来很大不便。为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再浇筑上转盘混凝土前先预埋适量的Φ100PVC管,作为浇筑、振捣及排气使用。封铰混凝土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在浇筑时要注意应由中心向四周进行浇筑。从而有效杜绝了混凝土内有气泡、振捣不密实、及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间隙等问题;

⑤上转盘支撑腿即为转体时支撑结构转体平稳的保险腿,从转体时支撑腿受力情况考虑,转台对你的两个支撑腿之间的中心线重合,使8个支撑腿对称分布于纵轴线的两侧,在支撑腿的下方是环道。

每个支撑腿为双圆柱形,下设30mm厚钢板。双圆柱为两个φ630mm×8mm×1280mm的钢管,支撑腿钢管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支撑腿由工厂制造后运至工地,在下转盘混凝土浇筑完成上球铰安装就位时即安装支撑腿,并在支撑腿走板下支垫10mm砂箱支撑底面与不锈钢板间预留10mm间隙,施工时,在支撑腿底和不锈钢板间放置由木条做成的一个方框,方框厚度为10mm,内填平石英砂,把支撑腿水平地布置在石英砂上。滑道上布置8个砂箱,砂箱尺寸为500×500mm,每个理论承重300t,用来支承上转盘和上部结构的重量,同时起到稳定上转盘作用,转体前抽调砂箱并在滑道面内铺装3mm聚四氟乙烯片。

⑥为防止上转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倾倒的侧压力会导致上球铰位移,故对称水平预埋了2根I30工字钢与承台上的垂直预埋的限位架进行连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⑦为防止转体角度超过设计角度,增加限位装置,在承台上垂直对称埋设I30工字钢,上转盘上水平同样埋设。水平与垂直的两种工字钢的水平投影夹角是58°,确保在转体过程中不会出现超转现象。

四、结束语

转体球铰安装是一项要求精度十分高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转体球铰是转体梁施工的核心,也是基础工作。所以球铰安装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不但能够节省工期,同时也为最终桥梁转体提供保障。

在高速铁路日益发展的今天,转体球铰施工技术将会广泛的应用到跨越既有线施工中。通过对湖沿特大桥的转体球铰安装施工经验的总结,使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下一步我们将在更多的工程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将这一技术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联燕等编著.桥梁转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