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电力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提高电力管理水平

陈靓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浮梁县供电分公司)

摘要:要想提高电力管理水平,不仅要从技术手段出发,研究各类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更要查找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加强对事故的事先预防。规范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生产运行效率的提高,还对减少生产事故、提高生产质量有益。

关键词:电力;电力管理;管理水平;措施

引言

电力管理制度是规范电力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电力对于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其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因此电力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收益的提高意义重大。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如何节约用电,减少电能消耗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电力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和协调,科学配置参与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企业的用电情况进行控制,以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电力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管理职能,减少电能消耗,提高企业电能的利用率,为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动力。

1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现状与问题

1.1电力设备性老化,电能消耗较大

我国企业的电力设备往往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设备性能较为落后。企业管理人员对电力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设备更新换代较慢,设备性能很难提高。电力设备及时改造可以减少设备的电能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老化的电力设备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电力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从现有的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分析看来,一部分企业并不缺乏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从技术的角度上也考虑得相对周全,但实际的管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这类企业虽然具有完善的制度,却没有对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与考核。企业管理者只是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对电力管理的意识较为模糊,企业在电力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电力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相关制度的制定时没有体现出电力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企业高层缺乏更高的管理目的,只是安于现状,缺乏足够的创新。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用电考评制度,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企业用电的合理性。企业在用电过程中仍然较为随意,没有科学的计算体系,企业电力应用效率较低。

1.2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

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所需要的技能素质相对固定,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继续学习太多的新知识,导致许多员工满足于现状,出现不思进取的状况。而随着电力生产的不断信息化,智慧电网、绿色生产等理念的提出,电力生产管理也需要具备先进的信息管理技能,对电力生产的自动控制、节能减排相关知识需要具有足够的了解。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也不再适用,电力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对现有的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企业电力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完成新时期的电力管理作用。企业缺乏正规的电力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无法实现质的提升,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电力管理的效率。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电力设备采购时较为盲目,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参与人员对相关的技能掌握不足,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

1.4企业用电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于用电安全缺少正确的认识,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较差。企业管理人员对用电安全的意识薄弱,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影响企业的用电安全。企业对用电安全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落实模糊,电力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2提高电力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及时有效地改造电力设备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进行改革。其中,对电力设备进行改造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其中包括线路能源消耗控制、设备更换以及整体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题,根据企业和居民用电高峰分析,调节供电电压。用负荷高峰来填补负荷低谷,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确保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强化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良好的运行管理制度是消除事故、保障安全的基础。首先,电力企业要遵循“安全、经济、可靠”的原则对发电工作进行安排。充分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力企业运行手段。传统的电站运行管理只重视生产的效益即可,而在国家不断倡导新能源、生态环境的今天,电力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保障自身利益,还要兼顾国家战略与社会公益,严格遵循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运作。例如在运行方式的管理上,针对不同季度、不同日期的运行保障应当有所不同:夏冬两季用电需求明显增大,为了保障基本生产活动,可以采用限额的方式进行供电,并加大日常的维护频次。在制定不同日期的运行管理方案时,需要参考已有的电力负荷与利用数据,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电力生产的智能调配。

2.3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随着先进管理技术的引入,电力生产对技术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对此,电力企业要定期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了解示范单位的电力生产管理情况,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企业内部,也要定期组织先进管理理论的培训与交流活动,让管理人员相互交流其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了防止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可以制定适当的激励手段,例如通过先进的管理理论或新技术对企业生产状况进行改善并提高效益的,应当给予奖励并加大宣传,形成激励效应。企业要定期对电力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电力设备的使用技能,减少电力设备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员工,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提高的保障。

2.4提高电力企业整体节能意识,建立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科管理体制的制定,为电力企业职员提供学习机会,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电力企业职员的整体节能意识。认真贯彻科学的管理体制,将节能减耗分配至个人,实施合理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同时,建立和实施可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电力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管理人员,应加大其执行能力。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实施民主化和统一化的管理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而对于企业操作人员,应与时俱进,认识到电力发展对国家和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结语

电力是维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其是确保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的主要能源。节约用电是企业电力管理的中心思想,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电力管理意识,相关人员素质较低,电能浪费严重等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电力管理的质量。文章分析了企业电力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企业电力管理质量的对策,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美琴.企业电力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硅谷,2014,(16):158.

[2]陆清队.企业电力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82-183.

[3]吴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