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试论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钟明浚

来宾市金凤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称为“甘蔗之乡”,盛产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甘蔗成熟后,多被用来生产蔗糖、乙醇等。然而,甘蔗种植过程复杂,常受病虫害问题侵袭,对种植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并针对性分析病虫害防治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甘蔗;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1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1.1优选甘蔗品种

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到甘蔗种植中,需要依据地区情况,选择良种。品种不同,持性也存在差异。种植人员在选择甘蔗品种时,一定要考虑广西省的气候、生产条件、土壤情况等,确保甘蔗品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实现高产、高糖。无论桂糖42号,还是桂柳一号等甘蔗品种,在广西地区都备受青睐。除此之外,甘蔗栽培季节也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蔗产量,种植期选择要依据地区气候而定。

1.2种的处理方式

1.2.1晒种

这一处理方式并不适用所有的甘蔗种,新鲜的甘蔗梢头苗含水量较高不适宜直接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需要将这部分梢头苗去除老叶鞘,然后将新叶鞘在地面上进行平铺,只需要半天的晾晒即可结束晒种过程。

1.2.2砍段处理

以二芽一段的方式利用锋利的刀刃将甘蔗梢头苗进行平直砍段,在进行砍断过程中要保障甘蔗苗不破裂、伤口平整,在部分稍密的枝头可以按照三芽一段或者五牙一段的方式进行调整。

1.2.3浸种消毒

在进行切断处理之后,甘蔗的切口很容易遭到各种病菌的侵入,可能会造成生长过程中发生烂牙、烂种的现象,因此进行必要的消毒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甘蔗种苗遭到病毒害的感染。可以通过喷洒消毒液或者让甘蔗种浸泡10~20分钟以此来达到消毒目的,可以选用50%的多菌灵或者选用托布津1000倍液,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其他适宜的消毒剂。浸种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干旱种苗,或者是经过长久的贮存甘蔗种,通过浸种过程之后可以有效地对甘蔗种中的有机物以及糖分进行转化,也有利于甘蔗种播种之后的萌芽生长,在抑制病毒害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1.3整地种植

甘蔗整地种植工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和专业要素比较多。实操中,除了增加耕作层之外,还要把深耕深松工作落实到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土熟化,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该背景下,还要保证土壤具备相对比较强的蓄水能力,严格控制机耕深度,使之在35-50cm之间,翻犁30cm之后,朝横、纵方向各自耙一次,确保种植土壤足够深、松、碎、平。种植过程中,把沟深控制在30cm左右,按要求依次施加农药、基肥,继而覆盖地膜。地膜覆盖过程非常讲究,一定要拉紧压实,达到良好的保湿保温效果,使甘蔗能够穿过地膜,破土而出。

1.4选择种茎,作消毒处理

依据广西省甘蔗种植要求,科学选择种茎,既要健壮、饱满,还要无病虫害问题,确保植株具备较高的抵抗力,把病虫害对甘蔗的侵害降到最低。完成种茎选择之后,使用刀具,切割幼茎,将其平均分为2-3段,并且保证刀具清洁、锋利。该过程中,还要把坏芽、死芽剔除掉,并对种茎作消毒处理。实施方法如下: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100kg,浸泡10min。

1.5查苗和补苗

关注甘蔗出苗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把田间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倘若一些蔗苗不能够破膜而出,采用人工破膜方法,使出苗过程顺利。当甘蔗苗长齐之后,两株蔗苗距离在40cm以上,需要在第一时间开展补苗工作。

1.6施肥培土除草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施肥工作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甘蔗产量。选择农家有机肥作为底肥,分别把复合肥和钙镁磷肥施加量控制在100-150kg/667m2和50-150kg/667m2。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把氮肥追施时间控制在分蘖期,尿素施加量以10-15kg/667m2为宜。在伸长期,认识到施加肥料的重要性,肥料切忌单一,同时施加高含量复合肥和氯化钾,分别将施加量控制为100-150kg/667m2和10-15kg/667m2。上述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大培土,不能超过6月中旬。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甘蔗生长状态非常好,但因夏季高温多雨,杂草繁衍速度非常快。因而,种植甘蔗之余,还要兼顾田间除草。技术员可在境内推广化学除草方法,其不仅节省成本,而且非常安全,无需耗费太多时间和劳动力。

1.7砍收时间及质量控制

在广西地区,甘蔗种植期不同,砍收时间也存在差异,其受种植区域田地类别、甘蔗品种等相关因素干扰。严格按照先熟先砍的原则,执行砍收工作。倘若甘蔗砍收时间在冬季,一定要把防寒保暖工作落实到位。甘蔗砍收工作非常讲究,确保砍收工具锋利,以免行为不当,把蔗头砍裂,严格遵循“小锄低砍”原则,分别将入土距离和蔗桩控制在3-6cm和8-10cm之间。

2甘蔗生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切实有效推动甘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升其整体产量和质量,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甘蔗虫害的防治措施

2.1.1螟虫的防治

甘蔗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螟虫的危害。螟虫主要是包含了白螟虫、大螟虫、条螟等多类型,国内危害甘蔗生长的主要是二点螟。具体治理螟虫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有效结合螟虫的实际特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处理。从选择种苗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到没有被螟虫危害的幼苗,同时还需要积极使用到石灰水开展甘蔗种子和茎部的浸泡工作,从低位开展砍收工作,尽可能的保护甘蔗。适当的使用杀虫剂开展防治工作。在大面积种植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有效控制好雌雄虫的交配,从而减少螟虫的数量。

2.1.2蚜虫的防治

在甘蔗枝叶的背部、脉络两旁,常见蚜虫,其以吸食甘蔗的汁液为生,会造甘蔗枝叶出现枯萎的情况,同时还会在枝叶上排泄,从而引发煤烟病的几率较高。从蚜虫的特性来看,其无法寒冷气候下生存,为此,在每年的6~7月份,是甘蔗蚜虫的高发期。最开始发现蚜虫大量存在的时候,积极使用毒死蜱乳油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以治理,还能够根据甘蔗的实际生长情况,兑入相应的杀虫草原粉,通过喷洒的方式,均匀的处理好甘蔗枝叶上的蚜虫。制作好喷雾开展喷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到阴天或者早上,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减少药液渗透在甘蔗枝叶中的情况出现。

2.2病害防治

2.2.1赤腐病的防治

在甘蔗的生长发育后期,经常容易发生赤腐病,会给甘蔗的茎部、叶片中脉产生较大的危害。赤腐病的出现程度,多是和氮元素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和磷元素含量则呈负相关关系。想要有效治疗赤腐病,需要注重监控好甘蔗的生长中后期情况,需要适当使用钾肥,减少这种病害的发生,通过福美双、多菌灵、丙环唑等药物,将能够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凤梨病防治

甘蔗在萌芽期较为常见的病害是凤梨病,这种病害在众多地区都会发生,在发病初期将会容易导致甘蔗出现凤梨味道。对于国内南方大多数情况来说,在冬季所栽植的甘蔗当年并不会出芽,而春季多是呈现出低温多雨的状态,甘蔗生长受到土壤低温、高湿度,又或者长期积水的负面影响,出现凤梨病害的可能性极大。很多甘蔗在凤梨病害的危害下,会容易在没有萌芽的状态中出现死亡。治理这种病害,需要通过50%多菌灵或2%~3%石灰水的处理,持续浸种5min,实现良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甘蔗生产种植活动进行中,需要积极采用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选择并优化合适品种、科学开展整地管理工作以及施肥补苗工作这一系列措施,提升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需要结合甘蔗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加以处理,提升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韦欣海.甘蔗种植的高产技术及实施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12):29-30.

作者简介:钟明浚(1983-),男,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系列的项目管理、推广示范、甘蔗项目种植技术、种植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