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中用电信息采集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能计量中用电信息采集的实践研究

胡海辉牛光辉闫浩邵洪涛潘传训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安徽阜阳市236000

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带动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对电力行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阶段的电力营运过程中,用电信息的采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借助于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能够很好地进行电力信息的有效收集,并为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计量;应用思考

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1.低压集抄系统

此系统在实际电能计量工作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将两者进行结合,还能实现对用户各项数据的信息的采集,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明确用户的用电状况,然后,通过对其的综合分析,能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此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系统的设置、分析线损、统计流量、统计电表数,从而能够为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了供电质量,保证用户能够正常用电。就现阶段来说,小区电表的安装都较为集中,因此工作人员都会选择带有485通信的电子电能表,不仅利于计量,还能提高抄表的工作效率。

2.厂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大多数厂家采用的电能表都不相同,对于此种现象,工作人员在选择遥测终端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保证工作人员抄表的多样性,还要保证其能够满足多表记工作的要求。在变电站遥测系统终端的通信方式选择时,应该加强以太网专线以及主线的利用。

3.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此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通信系统检测系统和警报系统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另外,此系统还能实现对带电网的实时检测,能够准确地反应出系统的相关信息,明确对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线损,还能防止偷电现象的出现。

4.负荷管理系统

在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是对系统进行监测,能够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监测的主要对包括了:计量装置、供电质量、负荷控制等工作内容,能够提高工作质量。用户负荷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用户的用电状况以及抄表工作进行统一,及时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收费工作的顺利完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企业用户管理水平,另外,供电企业还能依据用户的用电状况对相应的用电负荷进行控制,实现配电工作的合理性。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关键性技术分析

1.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的应用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就现阶段来说,用电系统采集通信技术主要有电力线载波通信、微功率无线通信、无线公网通信、无线专网230MHz通信和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施工较为方便,工作人员不用刻意进行重新布线,就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但是,其通信性能较差;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较小,并且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相应的传输距离受到障碍物的限制;无线公共网络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较多,并且其运行维护效率较低,局部信号较弱,不能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无线专网230MHz通信的覆盖范围较小,并且还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不能保证工作质量。光纤通信在应用过程中,其投资较大,并且其布线工作难度较大。

2.主站应用技术

通常来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布置能够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的投资较低,并且能够进行统一维护,但是如果出现故障,所造成的影响较大,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较大,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同时,对于系统运行的要求较高。分布式对于企业的信息网具有很好的要求,其投资成本较大。在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对线损进行统计、防窃电工作等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3.用电信息安全的技术分析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用电信息采集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信息量较大,并且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因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多,工作人员应该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一般来说,系统主站应该部署高速密码机,能够有效实现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密钥更新、关键数据的加解密、消息认证、数据验证等,从而保证用电信息的安全性。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

1.通信网接入技术

在实际的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相关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基础,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接入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接口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并且还能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工作的一体化,能够提高用电信息采集、负荷监测等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现阶段的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出能够满足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工作需求的技术,才能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2.信息共享与融合技术

就目前来说,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旧处于相应的建设阶段,不能及时地和其他业务进行有效地融合,使得企业整体集成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构建完善的工作措施,不断对资源共享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对采集方式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改变,针对系统的异构性,构建向服务架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从而能够有效实现用电信息的贡献,能够有效缓解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从而构建完善的电力营销方式。

3.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应用

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其相关业务开展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应该积极以用电采集系统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了全业务数据模型,能够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用户数量较大、相应的数据信息较多,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多线程处理、并行数据处理、批量数据处理、集群、负载均衡、分区存储、容灾备份等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移动作业技术

在传统的电能计量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打印工作单,再依据相应发指导规范进行工作,最后经相关数据手动输入到服务器中,此种工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并且还容易出现误差,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移动作业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电力移动营销业务的分类应用,能够依据工作现场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用电检查、业务办理、计量作业等工作措施,能够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计量工作质量。

5.用电双向交互技术

此种方式在应用中,主要依据相关技术构建光纤信道和小区内电力线载波信道,能够各种用电状况进行分析,向用户提供停电信息、缴费信息、告警信息、电价政策等,并其还能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记录,保证用户用电的合理性。同时,此技术还能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结语

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这种系统也具备着很高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并能够很好地减少因为电费原因导致的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矛盾。而借助于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在供电过程中的电量检测问题,并能够在提升了整个电网系统供电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骞.电能计量管理体系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4.

[2]蔡建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原因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1(15):23.

[3]崔鹏.浅析如何利用用电采集系统准确识别电能计量装置运行异常[J].通讯世界,2016,02(0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