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徐城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徐城城

徐城城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浙江31000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增长,必须加大强度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对养老建筑设计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同时分析了目前养老建筑设计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养老建筑设计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关键词:养老建筑;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而这一趋势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际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养老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此同时,由于家庭结构和人们养老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逐渐显露出弊端,养老服务出现多元化的诉求。养老模式的改变必将对养老建筑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养老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分析

1.1生理需求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活动行为不同于普通青壮年,所以养老建筑的设计必须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需求密切结合。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生理需求。

1.1.1室内外热环境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身体免疫力和体温调节能力也在不断降低,对热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重视养老建筑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控制,合理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并增加室外遮阳空间,同时尽量将室外风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室内外的热舒适度。

1.1.2光环境需求

分为采光、日照和照明。在设计老年人的卧室时需要满足较好的采光和日照条件,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多数老年人都比较喜欢晒太阳,而且充足的日照能够加强老年人身体的抵抗力,还能对一些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由于老年人视力不是很好,在对室内外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保证足够的照度。另外,设计时还要考虑眩光的影响,应采用一些遮阳措施加以避免。

1.1.3声环境需求

老年人需要安静的休息环境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因此,养老建筑的设计应做到动静分离,建筑内部的隔墙和楼板以及卫生间的排水管都应进行隔音降噪处理,建筑外部最好也设置绿化隔离带以降低室外噪音干扰。

1.1.4无障碍环境需求

考虑到老年人年纪较大,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腿脚不灵便,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尤其要注意做好室内外活动空间的良好衔接,为老年人日常活动提供便利。

1.2心理需求

社会交往需求和安全舒适需求是进行养老建筑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心理需求。社会交往需求是人的最基本心理需求,老年人也不例外。但由于已退出工作岗位,子女又经常不在家,老年人只能通过社区小范围内的散步、下棋或聚会活动来排解内心的孤寂感。因此,养老建筑的设计必须为老年人的室外活动预留足够的交往空间。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生理机能的逐步退化,导致他们对于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过分敏感,对于安全的需求尤为强烈。所以在做老年人的生活使用空间和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安全设计,针对一些关键设施和特殊构造细部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使用的便捷性,力争做到绝对的安全。

2养老建筑设计策略建议

2.1养老建筑规划位置策略

一些养老建筑常位于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不便于老年人与亲人团聚,这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在养老建筑规划位置方面,要尽可能选择离城市社区近的位置,在老年人能生活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之中。例如可在社区内规划设计养老院,并建立起社区医院共同管理的模式,或是将老年人自身住所改造为养老院,推行家庭养老模式,这样可确保老年人在养老阶段不至于脱离自身原先居住的熟悉环境,这样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养老的孤寂感,也便于老年人与亲人团聚。

2.2养老建筑整体局部策略

大部分养老建筑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这也说明一旦进入养老院则就会失去与社会接触的渠道,这也是大部分老年人不愿前往养老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养老建筑整体布局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互动交流的需求,在建筑设计方面尽可能促进老年人之间以及老年人与社区人群之间的接触,在养老建筑内部提高社会开放性程度,引导更多的社会人群参与其中,确保老年人不至于脱离社会。

2.3养老建筑本体设计策略

养老建筑本体设计应当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对建筑本体功能区域进行合理优化,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进行区域功能划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例如对于睡眠质量差及合居相互干扰的问题,可以设置一些单间进而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居住的私密程度,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2.4养老建筑具体设施布局策略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其身体机能也不断衰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日常活动。因此,必须对养老建筑中的具体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安全性与合理性。(1)养老建筑入口在设计方面可采用坡道或减少室内外高低差的方式方便老年人进出。(2)在走廊设计方面,走廊宽度应当满足净宽≥1.8m的基本要求,确保轮椅等设施可顺利通过。走廊路线设计上要简洁明了,除了确保老年人正常的行走活动需求外,还必须能满足在危急状态下人员疏散的要求。因此,在走廊的两侧均应当安装相同的扶手设施,并且做好地面防滑处理。(3)楼梯对于老年人活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楼梯设计上要确保台阶的高度和宽度一致,以便老年人可以相同的踏步方式上下楼。楼梯宽度要尽量大且高度要尽量低,便于老年人上楼。在楼梯间还需要设置专门的轮椅安全通道,便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时移动。(4)在院内标志牌设置方面,要尽量选择红色、橙色等颜色进行标志牌颜色刷漆,这样可提高老年人对标志牌的辨识度(5)标志牌布局要显眼便于老年人在第一时间能寻找到,且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建筑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场所,在养老建筑设计方面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养老建筑位置规划、养老建筑整体布局、建筑本体布局、具体设施布局方面加强改进和设计,提高养老建筑的人性化水平,确保养老建筑能全面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各项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奕.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9(5):98.

[2]孙俊桥,杨亚婕.基于“医养结合”的介护级养老建筑设计研究.人民论坛,2019(33):90.

[3]范宜辉.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思考养老建筑设计的几个关注点.建筑施工,2018,37(11):1322-1324.

[4]彭芳,曾磬.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养老建筑立体绿化设计.艺术科技,2018,28(7):44-45.

[5]包延慧.社区养老设施建筑的绿色设计.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6(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