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与施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与施工探讨

冯雨秋

【摘要】现如今,房屋加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尤其对位于地壳活动比较频繁、未达到使用年限,但因生产等使用使房屋破坏严重,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而不允许在别的地方建造的房屋加固显得更加重要。当然加固方法还有许多种,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我们对其熟练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选择加固方案,并准确的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从而既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又不会产生由于个别构件加固量过大而形成新的薄弱点,使结构造成新的安全隐患,同时使加固改造的项目控制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施工探讨

引言

一方面,很多意外灾害造成了房屋建筑的大量破坏:另一方面,一些建于早期年代的房屋由于使用不当和年久失修等因素的作用,房屋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和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这就使得近几年加固改造的项目越来越多,难度也随之加大。房屋加固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从业人员,我们不光要对加固方法有着简单的了解,更应该对加固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选择最合理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案,使得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既满足使用要求及安全性,又节约成本,减少投资。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文。

1.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我国既有建筑物当中,绝大多数建筑物存在着抗震能力弱,使用功能差等问题。但是,把存在问题的既有建筑物全部拆除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过经济情况。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结构加固技术就很有必要。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还能使成本得到降低。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1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

使用寿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多数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受到使用功能的改变、火灾、地基不均匀沉降、超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寿命缩短的很严重,而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正好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

1.2增强房屋建筑耐久性

房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可以从结构上使建筑物耐久性得到加大。

1.3提高房屋建筑抗震性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的发生为社会发生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地震频现,因此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应该对抗震性给予充分重视,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既有房屋建筑稳定性得到大大加强,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而更好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2.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原则

2.1鉴定检测在先,加固在后

房屋鉴定结构的加固应当遵循先检测再加固的原则,这也是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一般步骤。具体方法为先对房屋进行鉴定检测,对于需要加固的结构部分进行测量和数据记录,并且做一定分析,以此来确定施工构成中要用到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技术。

2.2保证建筑加固材料与建筑原有材料的一致性

房屋建筑材料的使用关系到房屋的安全指数,所以在加固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持建筑材料的一致性。原有的房屋建筑材料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尽量进行修补,改变的建筑材料可能会因为受力不一致而造成受力体系的破坏,进而导致建筑结构加固的失败。

2.3制定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和选择具有专业水平的施工队伍

在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后,根据具体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选择具有专业水准的施工队伍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速度,规避风险。同时还应当注意对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建筑环境的一致性。

2.4加固后及时保养和定时检测

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受时间影响很大,所以在结构加固后应当及时对房屋建筑进行保养,延长加固构件的使用时间,定时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做到长期维护。

3.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加固技术的使用现状

3.1房屋建筑施工加固技术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同时密集化与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尚未形成相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体系建设。正因为房屋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完全依靠传统体制,这样会使产业升级技术的更新换代受到影响,或者产业升级速度太慢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市场创新受到影响,加上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在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创新实践和运用,这样才能对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很容易会不适应实际的市场需求,加上一些新的技术成果容易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进而不能及时进入到建筑施工之中。

3.2建筑施工技术与理念非常落后

科学的理论与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建筑行业中也是如此,企业领导、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与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从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来看,很多企业领导者、项目负责人不重视施工技术、材料的创新性,严重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程建设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始终沿用着传统的思路,不重视引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在理念与施工上不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施工企业严重忽视了建筑技术在创新工作上的重要性,以上这些因素是造成房屋建筑创新性缺乏的重要原因。

4.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几种加固技术

4.1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在建筑加工施工中十分常见,这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加固施工的时间比较短、钢筋混凝上结构不需要加湿、外观损害比较少等,因此不能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但是因为加固技术的效果主要由建筑结构胶的质量所决定,所以粘合的材料与施工水平都会随建筑物的加固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一般来说这种技术经常在钢筋混凝上构件薄弱部位以及受拉区的静态固件中使用。

4.2增补受拉钢筋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指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中一些受力集中的地区,使受拉钢筋得到增加,利用这种方法对梁体结构的承载力水平进行改善。在这样的过程中,增补钢筋和既有梁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可以利用全焊接与半焊接等方式来实现。在一者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干法外包与湿法外包两种方式之间进行灵活的选择口。

4.3外包型钢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用型钢外包在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四角上,这样一来原来的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外包方法,一般来说湿式外包型钢法比较常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结构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外包型钢法的受力非常可靠,同时施工方法也非常简单,但是需要用到的钢材量非常大,同时加固施工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一般房屋建筑的加固不会使用这种方法,而选择将这种技术用在建筑物梁、柱等位置上。

4.4碳纤维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树脂胶结合擦聊将碳纤维板粘贴在结构的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结构承载力得到提高,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它的强度比较高、材料的重量比较小,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对材料腐蚀等问题进行考虑,此外适用的领域也非常广,施工材料价格比较低,因此成为现代结构加固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加固技术。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耐高温性能并不强,一般来说要求在温度环境60℃以内使用,否则就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

4.5预应力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钢拉杆等对结构构件承载力进行提高,它是一种集加固、卸载以及改变结构受力于一身的加固方法。因为受到荷载与预应力的双重作用,使拉杆出现了轴向拉力预应力偏心受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构件的抗弯能力得到了增加,同时外荷载效应得到了减少,最终使结构受弯变形的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施工机具设各与工序,并要求在60℃以内的温度环境中应用,否则就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

4.6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很早就得到了应用,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进步,注浆加固得到越来越多的改进并得到人们的普遍采用。其主要方法是在低压和慢速环境中对建筑物的各个裂缝进行灌浆。在灌浆之前,应当先对裂缝进行分析,确保灌入浆的精确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改变房屋建筑的原貌,不占用新的房屋建筑空间,但是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比较高,精确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5.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和保证房屋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我们应当遵循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房屋建筑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遵循先鉴定检测再加固的原则,尽量保证建筑材料的一致性,制定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并选择可靠的施工队伍,减少施工过程的随意性,提高安全性,在加固完成后进行及时检测和维护。

参考文献:

[1]张鑫,李安起,赵考重.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工程力学,2011.(1).

[2]郑先元.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54一61.

[3]潘可明.北京国贸桥异形板粘贴钢板加固关键技术的实践研究[J].特种结构,2010.(1):9一97.

[4]谢海舰,吕恒林,张杰等.某煤征皮带廊主体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J].工业建筑,2013.(1):131一135.

[5]蒋志祥.简析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4(03):8一9.

[6]李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优化研究[J].民营科技,2014(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