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

/ 2

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

张红

解放军第148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脑卒中时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随着中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存活的患者中仍有50%~70%的患者遗留有肢体瘫痪及失语等严重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肢体功能具有复杂性,其恢复不尽如人意。因此,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重点就是提高患者的健复依从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带给患者的肢体功能影响和生活能力障碍。神经干细胞抑制是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方法,主要通过修复损伤神经细胞的可能性。

一、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肝细胞技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大多数患者对它了解的很少甚至闻所未闻,慕名而来的多是病程较长,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但效果欠佳的患者。因此其一方面对干细胞移植抱有很大的希望;另一方面由于对这种治疗方法不了解,内心有很大疑问和顾虑。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作用效果、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发挥作用的机制、移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针对有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请移植后疗效较好的患者与其沟通,交流移植过程中的感受及预后,使患者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医疗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治疗前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包括病程、二便障碍程度、自主神经功能、肌张力及肌张力评定等以备治疗后进行对照。(2)协助完善各种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影像学,心电图及神经电生理检查。(3)治疗前1d至当日,检测生命体征,检查药剂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破碎感染。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并行紫外线照射1h,保持室温18~22摄氏度。

3、干细胞输注的护理认真检查脐血干细胞外、内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核对干细胞编号、患者姓名、住院号、诊断、移植途径。备无菌腰穿包1个,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特殊患者备地西洋10mg常规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材。局麻下定位L3~4间隙,常规脊椎穿刺。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面色、生命体征等,出现异常变化,立即配合医师做相应处理。

4、移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反应,瞩患者平卧4~6h。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情况。多自行缓解,必要时对症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数于术后24h内出现,温度大多在38.5摄氏度以下,多数于48h内自行消退。此为腰椎穿刺肝细胞移植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予特殊处理。注意观察术区敷料情况,保持无菌敷料的清洁、干燥。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担心手术失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经过及结果,减轻其顾虑。神经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首先恢复的是植物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二便自控和能力增强、小便量增多、大便容易排出、排汗增多、体温调节逐步恢复、粗感恢复等方面,然后出现肢体肌力增加、过高肌张力下降、肢体灵活性增强等。对患者术后出现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鼓励患者主动体会术后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变化与术前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住院的患者应进行语言、运动及高级神经功能练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虽然是修复受损神经的一条途径,但是由于神经干细胞再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应针对性的加强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各种疾病按照相关的护理程序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四、患者采取坐位和卧位,具体方法如下:

1、患侧上肢痉挛状态,采用经皮电刺激模式,选刺激电极的正负极,分别置于患肢外侧肱三头肌位置,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300us,刺激时间8~10s,每次20~40min。

2、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采用自动模式,刺激波形为单极,刺激频率为50Hz,脉宽500us,刺激时间8~10s,间隔10s,每次20~40min。患侧肌力小于3级者采用健侧带动患侧,刺激组正负极置于患侧,记录组(+)(—)极置于健侧,屏幕显示“用力”时健侧做腕背伸或足背屈动作,将患者自己的肌电信号反馈回仪器,重建大脑和瘫痪肌肉的功能联系,“刺激”时大脑指挥患侧做相应动作。患侧大于3级(包括3级)者采用患侧主动运动,记录电极(+)与刺激电极(+)为一组,位于手背近腕处或胫前肌处,记录点击(—)与刺激电极(—)为一组,位于前臀或小腿外上1/3处,屏幕显示“用力”时患侧主动运动,将患者的肌电信号反馈回仪器,“刺激”时大脑再强化这一运动,使该动作完成更加充分。治疗安排:排康复治疗和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结合,先做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之后及时康复治疗,这样会使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得康复训练时更容易诱发出主动作肌的运动。

五、讨论

在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与肝细胞移植二者相结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结果显示,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新竹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