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6
/ 2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王兴培

引言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我们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保护好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施工企业,一定要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素质教育是建筑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人为违规操作导致,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避免危险发生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2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

2.1重点宣传安全生产典型人物,形成榜样效应

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实效,应当重视榜样效应的推广,重点宣传在建筑安全生产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这既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明确的参考,又能够赢得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并鼓励其自觉以安全生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刻认同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内生动力,也是建筑企业维持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典型人物作为安全生产的榜样,可以构建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理想效果。新时期,榜样人物的宣传也应当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榜样效应的感染力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对于建筑企业员工的影响作用,以更加轻松的形式展现安全生产榜样的强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安全素质教育;其次,在确定安全生产榜样的过程中,要严格甄别与筛选,在保证其真实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事迹是否能经得起实践考研、能否赢得广大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同;最后,要合理安排榜样人物的宣传节奏与时间点,时间安排的差异可能会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宣传效果,因此在实际宣传过程中要利用好工程起始阶段、主体工程攻坚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节点,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效果。

2.2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案

(1)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自身对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要以企业负责人为首,覆盖所有层级的管理组织机构,不同的层级的管理负责人都要具体到不同的人,在基础层级,要设置针对不同工程的安全员。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进行明确,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工作。(2)创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建筑企业要创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广泛的宣传,帮助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及安全防护技能水平,促进安全生产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同时,也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制约。

2.3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关键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对于领导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高度重视不同生产设备的检查工作,及时处理和维修故障设备,完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保证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稳定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4建章立制,明晰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运行

施工单位要主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方式,提高科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建立健全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办法、安全考评、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对不符合行业领域要求的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改革创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以及追责问责机制,坚持“按级负责、层级监管、逐级问责”的思路,明确各相关单位、各业务部门、各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厘清责任范围,划清责任界限,确保每个责任主体管好“责任田”。坚决打破相关建筑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的惯性思维,积极拓展措施手段,努力促进由单一向集成的转变,加快形成群策群力、集智攻关、上下联动抓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

2.5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施工单位党委要扮演好安全责任第一人的角色,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抓经济效益与抓安全管理同步考虑、同步组织,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安全形势分析会,分析形势任务,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措施,始终做到稳扎稳打、有的放矢。进一步凝聚抓安全管理工作思想共识,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站位,将安全管理水平高低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牢固树立“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的思维,盘活资源,激发活力,实现安全管理由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粗放管控到精细管理、无序运行到体系构建的转变。现场施工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施工安全知识和生活安全常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养成安全施工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安全演练,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和事故,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

3结语

综上,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有效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了大量的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要素,任何要素中的安全疏漏均可能转化为破坏全局稳定性的威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如果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与行业声誉;对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本区域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基本任务,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不利于本区域的整体稳定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好引导职责,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特点,切实提高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实效,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推进提供扎实依托,也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维护构筑起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

[1]宋莉,张荣.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

[2]李芸.谈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6(19).

[3]吴怡凌.强化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浅议[J].建材与装饰,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