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淡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析淡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孙文纯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门楼水库管理局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渔业产品越来越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渔业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淡水养殖;问题;对策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提高淡水养殖效率,难以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淡水养殖制度的完善,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与管理手段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淡水养殖机制,创新淡水养殖技术,提高淡水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淡水养殖业生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的渔业大国,中国过去主要依靠天然渔业资源满足人民对鱼类蛋白的需求,渔业产量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捕捞产量的增加,海洋捕捞业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大部分重要经济鱼类资源量下降,天然渔业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捕捞的经济效益也日益降低,而海水养殖业则发展迅猛。1985年,中国政府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鼓励发展养殖业。自1988年起,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渔业生产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缓解了对天然水产资源的压力。1997年中国政府又适时地确立了“大力发展养殖,保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积极扩大远洋渔业,狠抓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的新时期渔业发展方针,将大力发展养殖及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渔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渔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虾、贝类及浅海网箱养殖先后兴起,几乎遍及沿海所有可开发的滩涂和海湾,使我国成为世界养殖产量第一的水产大国。但近年来海水养殖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产业与海岸带的其它活动,如旅游、航运、捕捞等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水养殖本身需要清洁水源,而其自身又是近岸水域的一个污染源。近海区水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而且涉及到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如何改善海域环境以实现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使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更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近岸水域生态环境,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生态修复技术方面的进展,以期对我国的养殖业及海水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二、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养殖品种混乱

因为大部分的渔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北方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会降低。同时,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单纯只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当地的自然情况与资金、设备、销路等供应因素,盲目的投资的后果严重。

2.淡水养殖饲料的配合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渔户对于饲料配比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最贵的、国外产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饲料,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不同淡水养殖品种所需营养的需求不同等因素,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在内;另外,由于饲料的生产厂家多,品牌质量乱,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之后的因素。而且,还有些质量确实很好的饲料,但是其价格却不是大部分渔户所能接受的,致使北方淡水养殖的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

在养殖业中,暴发性疾病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淡水养殖业中的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疾病。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时间短、蔓延范围广、治疗较难,而且很多种鱼类对于这类型暴发性疾病都没有较强的抵抗力,致使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一旦爆发,则会迅速蔓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这类疾病的抗药性增强,危害性将会更大。

三、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1.市场供需关系

淡水养殖市场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多,所以在进行淡水养殖业促进发展计划时,就要对淡水养殖市场进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消费市场对淡水养殖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指导渔户进行养殖规模、种类等条件的变更,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收取。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情况,合理地对淡水养殖产品进行精加工,以提高淡水养殖产品的价值,进而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2.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在淡水养殖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问题。所以相关渔户应该将防病放在养殖的首要位置,另外在发生暴发性鱼类疾病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淡水养殖渔户,进行新型养殖技术的学习,学会区分各种不同鱼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对症下药;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研究,找到暴发性鱼类疾病爆发的规律,以进行及时的防范措施。另外,还要注意对淡水养殖的饲料的选取技巧的学习,针对不同的鱼类等,选择不同的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学习饲料成分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学习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适量减少单位放养的数量,以期在最佳的放养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

3.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淡水养殖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开发新型的渔业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经过相关研究得出,开发新型的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加强对于淡水养殖业相关药物的监管、控制,严厉打击假药;各地渔业部门加强对渔户的技术培训,强化渔户的无公害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4、制定完善的淡水养殖管理制度

在淡水养殖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淡水养殖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依据。首先,要求淡水养殖管理人员组合成为一个总体组织,并且完善自身工作方式。其次,要重点关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淡水养殖技术,并且及时传递给养殖户,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最后,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保证在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发展淡水养殖,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市场对渔业产品的需求与淡水养殖业对市场的供应关系,然后相关研究者积极研究,找出在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一一攻克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促进淡水养殖业发展的最佳对策,最后再进行市场调查,努力开发市场,拓宽淡水渔业产品在市场中的销路,将淡水养殖渔业产品的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淡水养殖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与养殖户必须要积极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并且制定完善的淡水养殖制度,规范淡水养殖户的行为,根据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分析,引导淡水养殖户科学选择养殖品种,保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高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严俊,陶金波,胡仙超等.淡水养殖珍珠中文石板片厚度的变化及其微结构分析[J].功能材料,2013,44(8):1089-1093.

[2]胡园,周朝生,胡利华等.海、淡水养殖日本鳗鲡肌肉和鱼皮营养分析比较[J].水生生物学报,2015(4):730-739.

[3]炜琳,刘佩,高春雨等.我国淡水养殖渔业技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J].农业技术经济,2014(8):108-117.

[4]崔雁娜,韦肖杭,姚伟忠等.水生植物对五氯酚污染淡水养殖区底质的修复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