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新技术在某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绿色施工新技术在某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应用

王智良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结合某超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针对工程的环境特点和施工工况,阐述了绿色施工新技术在扬尘控制、环境保护、信息化施工、噪声控制等现场的管理中的综合应用,重点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新技术;扬尘控制;信息化;环境保护

引言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导则》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减少施工对场地及场地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并应防治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效率。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水污染,并尽量减少水资源消耗。选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建材,节约材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杭州市CBD的核心区,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工程。项目由一幢超高层建筑(地上37层、地下5层)及公交场站(2层)组成,结构类型采用超高层常见的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物地上高度约为168.5m,平均开挖深度为24~25m,局部最大开挖深度为30.65m,为杭州市最深基坑之一。区位属钱塘江高承压水场区,离钱塘江的直线距离仅500m,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约为3m左右,土层多为渗水系数较大的粉砂土,基坑面积大,深度深,影响范围广。

2、绿色施工管理

科学管理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唯一途径。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责任职责层层分配、实施动态管理、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制订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则是绿色施工管理的保障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5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要求: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管理技术。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切实可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管理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

3、扬尘控制技术

本项目在一开工就设立的扬尘抑制课题组,从发散性的角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施工工况制定了多样化的扬尘抑制措施。在基础阶段,基坑大开挖期间及支撑凿除阶段是扬尘较大的过程,项目使用远距离喷雾器(雾炮)及微雾抑尘喷淋系统。雾炮将水雾颗粒投放至作业部位,雾炮水平旋转角度可达320度,仰角-10°~45°,覆盖半径40m,可做移动拖曳式或全车载式移动,大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并减少设备投入数量,操作灵活方便。微雾抑尘喷淋系统,喷头布于车辆主出入口上方,喷淋系统雾粒覆盖整个车斗,确保把粉尘全部抑制在可控区域内,以达到控制扬尘外泄目的,起到了理想的效果。同时,配备四台扬尘检测仪,分别布置在现场的四个角,对现场粉尘含量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平台及手机APP平台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开启或关闭现场的抑尘设备。

主体施工阶段,采用多维度、无死角的降尘抑尘措施,在塔吊的大臂上设置了塔吊喷淋系统,覆盖了50%以上的场地;在爬模系统上设置了爬模喷淋,可有效的对核心筒区域降尘;此外还有围墙喷淋系统、临时用房喷淋系统及针对扬尘死角设置的人工洒水车降尘,多种降尘措施多管齐下,在扬尘抑制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4、液压自爬模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为方便结构施工而孕育而生看一种新的模架体系-液压自爬模技术。液压爬架具有多层操作平台,钢筋绑扎平台、混凝土浇筑平台、中间拉杆操作平台、模板操作平台、液压操作平台、混凝土维护平台,确保多道施工工序有序进行,极大缩短工期,防止窝工。外围采用全封闭的防护,防止人员滑落及坠物危险。外侧所有爬架为同步一次性爬升,整体性及安全性得到保障,不存在临边作业危险。本项目模板部分面板为18mm多层胶合板,使操作平台与大模板体系合二为一,使用时整体提升。一次性安装投入节省了传统外脚手架的搭拆费用,定型化大模板的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模板周转损耗率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外观质量。

5、基坑封闭降水技术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是近年来住建部推广应用的绿色施工新技术之一,它具有地下水消耗少,节约水资源,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不污染周边水源等特点。本工程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总长为365.307m,深度为64m,进入岩层,将地下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阻截基坑侧壁及坑底的地下水流入,同时基坑采用坑内管井降水,减少了抽水量,不污染周围水源,有效的保护了四周的地下水形态。因场区属于地下水极其丰富的区块,该项目设置两套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基础阶段设置大型集水池,主体阶段利用主楼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池,将抽出的地下水沉淀后,通过变频水泵用作喷淋用水、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等大大减少了自来水的用量。

6、效益分析

本工程针对不同阶段的扬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从图5中可看出,设备使用后扬尘浓度有大幅降低,平均使用后浓度仅为使用前浓度的0.342/0.596≈57%,且应用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平台(图6),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应对扬尘抑尘的反应速度,在现场扬尘偏高之后,到采取措施,扬尘得到有效控制,仅需半小时左右。因此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浓度,大大减少了建筑工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利用基坑的封闭降水技术及地下水再利用,截止目前施工阶段一共节约用水380吨,节约资金38万元。主体阶段采用爬模体系替代传统的外架体系,从材料成本、材料需用量以及材料周转率方面分析,一层节约320㎡的散拼模板,周转次数达到37次。施工全过程使用BIM技术对材料及安装进行预施工等绿色施工新技术,减少了返工200余次,大大节约了人工费。

7、结论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对绿色施工越来越重视,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结合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绿色施工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员工绿色施工的意识,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成本,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使用扬尘控制、封闭降水、液压自爬模体系、BIM技术等新技术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军,王军.绿色施工技术在某保障房工程的综合应用[J].甘肃科技,2013,(3).

[2]霍永君,刘鹏等.绿色施工新技术在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5,44(1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