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分析张金平

/ 2

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分析张金平

张金平

广东广明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民是国家的根基,而人民也以粮食为生活根本,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关系到人民生机的大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起来。铅是一种具有富集性的金属,当铅进入人体后,便可在数小时内迅速融入血液中,对血液的合成起到阻断作用,造成人体贫血,甚至出现眩晕昏厥等情况,小孩子铅中毒后则会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智力低下及发育迟缓等现象,这是由于铅通过血液进攻大脑神经组织,氧气及营养不能及时供应,情况严重者可能终身残疾。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将治理食品中的重金属铅污染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上。

1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现状

伴随着我国工业及农业领域中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进步,各种重金属也逐渐被应用到生产部分中。铅是常见重金属之一,它并不能在生态系统中被最终分解,而是一直存在着,不断对人类的生活安全,食品安全及健康问题构成威胁。并且它具有一定的富集性,分散在自然界中的铅元素可以通过食物链中每一级消费者间相互的作用进行富集,更包含了各种关乎到人类食品安全问题的领域,如食品的加工,食品的包装及食品的生产设备等。据近年来中国食品污染物检测的结果表明,铅污染才是我国食品污染的罪魁祸首,对比十年前肉类,蛋类,奶类相关食品的检测报告可以看出,铅污染的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国传统美食--松花皮蛋中的铅污染指数极高。当前我国食品重金属污染现状让人们十分吃惊的同时,深深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污染问题感到担忧。

2重金属铅污染的来源

2.1食品的加工原材料

食品的加工原材料是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一些地理及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农作物方面,务农相关工作者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使用含有重金属铅的农药;肉类方面,重金属铅元素随食物链进行的富集作用,而农作物肉类作为食品的加工原材料,随着铅元素在生长过程中含量的不断累积,最终对食物链的顶端消费者--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

2.2食品的加工过程

随着在食品生产加工及制作领域技术进步脚步的加快,金属元素被部分生产车间所引入,稍有不慎将导致食物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不仅如此,一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超标,及食品相关加工器械中所携带的重金属元素,都将进入食品当中。

2.3食品的包装材料

食品的销售离不开包装和存储,在食品制作完毕,进行包装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包装材料的生产不重视,导致包装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而包装材料中含有的重金属铅元素也会渗入到食品当中。此外储存的条件也至关重要,一些商家为了防止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变质问题导致效益亏损,采用一些特殊的存储条件避免变质,进而导致了食品与存储条件中重金属相接触造成食品污染。

2.4环境污染对于食品造成的影响

重金属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其回收率很低。这进一步导致了"三废"在空气中的排入。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从空气中吸收铅元素,并通过富集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2.5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对于食品用品的安全检测可知,在松花皮蛋,粉丝等食品,及增白效果显著的化妆品中,存在铅含量超标问题。由此可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人体铅含量过高。

3对于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

3.1光谱检测法

对于食品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检测,可以应用光谱检测法,其主要包含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放射光谱法以及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法,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最传统便捷的检测方法,被我国对于重金属污染的检测领域广泛的应用,其也是目前国家规定的标准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干扰易消除,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其具体划分,可分为石墨炉原子化吸收法及火焰原子化吸收法,其中石墨炉原子化吸收法相对于火焰原子化吸收法来看,原子化效率及检测灵敏度都较高,检出限可达到一定数量级,原子化温度高,所需试样用量是少。

3.2化学检测法

常用的化学检测法具体可分为两种,溶出伏安法及双硫腙比色法。其中,溶出伏安法又分为阴极溶出法和阳极溶出法两种,可以对与蔬果类食品中的重金属铅及铜含量进行同步检测,同时具有高回收率的优点。国家规定以双硫腙比色法作为检测食品中重金属铅含量的标准方法,此方法的应用时间较长,是比较传统经典的重要检测方法,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4重金属铅带来的危害

4.1铅给儿童带来的危害

在理想的条件下,铅的血浓度最好为零,其在人体内无任何作用,反而在不同程度上对各个器官造成损害。铅是一种具有极强神经毒性的常见重金属元素,由于重金属铅在人类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因此人体内铅的含量不可能为零。对比生长代谢及发育等各方面的特点,可知儿童较成年人来看对于重金属铅对敏感程度更强。儿童体内重金属铅超标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痛,失眠,学习障碍,多动,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贫血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讲,一般体内高于50微克/升将会造成一定影响,高于100微克/升即定义为铅中毒。

4.2铅对于成年人的危害

重金属铅及化合物进入到人体后将会对神经系统,造血过程,消化系统,肾脏,心血管及内分泌等多个重要系统及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主要铅主要危害人体是通过食物,水资源,空气三种渠道。对于成年人,铅的入侵会导致头晕,乏力,困倦,失眠,免疫力低下,贫血,便秘,肢体酸痛,口腔内出现金属味,月经不调,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等症状。铅还会进入孕妇的体内,通过胎盘的屏障对腹中胎儿的发育造成威胁,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程度可能造成早产及流产。

4.3铅对生长发育的抑制

据相关研究表明,血液中的铅含量每增加10微克/升,人体的平均身高就会下降大约12毫米。当人体内重金属铅含量过高时,代谢会发生紊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抑制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的合成分泌,导致垂体的生理功能逐步弱化,内分泌紊乱。铅还会对人体骨骼的生长造成威胁。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食品中重金属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问题不容小觑。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构成了严重威胁,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由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改善食品污染问题。通过对铅富集性特点以及它对人体器官的损害作用的了解,当前人们更应该注意对重金属铅在生态环境中的排放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控制,不断优化环境保护方案及食品安全管理方案,在环境与食品领域双管齐下,还大自然一抹绿色,给人民群众一个食品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