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损伤诊疗心得

/ 2

鼻损伤诊疗心得

孟凡英

孟凡英(哈尔滨市公安医院150010)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86-02

【关键词】鼻损伤诊断治疗

一、外鼻挫伤

由钝力打击所引起的皮下软组织损伤,多见于重物的碰撞、拳打、脚踢或棍棒的打击。表现为鼻啼软组织肿胀、皮下瘀血等,可伴有鼻骨骨折。

对于单纯的挫伤,早期可用冷敷,以控制血肿与水肿的发展,受伤24小时以后者可改用热敷,以促使肿胀的瘀血消退。

二、切伤、裂伤、刺伤及盲管伤

切伤主要由锐利的刀刃、瓦片、玻璃片等所引起,伤缘整齐,常呈直线。裂伤则重物或钝力所致软组织裂开、伤缘不整齐,周围组织损伤也较重。刺伤多由尖细的竹签、刀尖等刺入软组织所致,伤口细小,但可能较深。盲管伤常为高速度金属异物如子弹、弹片或金属碎屑进入组织所致,有进口而无出口,异物常存留于组织中;这些高速的异物有时也可引起进口小而出口大的贯通伤,但较少见。

根据上述情况,组织受伤范围将视外伤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别,其严重性也不在于伤口的大小,而在于外伤的性质,例如,对于范围较大的切伤,早期予以缝合处理,预后往往良好;盲管伤的伤口看来虽小,但深部组织可能损伤广泛而严重,且常伴有骨折或异物存留,预后可能较差。

症状及检查:鼻部血管丰富,故受伤后,常以局部出血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致休克。检查包括视诊、触诊、鼻前孔镜检查及X线拍片等。为了查明鼻外伤口是否与鼻腔、鼻窦相通、伤道的深度和方向,以及是否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有时须用探针进行探查。对于昏迷病人而有鼻腔大量出血者,须防血液经鼻后孔流入咽喉,故咽部检查也不可忽略。

治疗:对皮肤、粘膜有创口者,破伤风抗毒素应列为常规使用。

三、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fractureofnasalbone)为鼻外伤中的最常见者,国内有资料(1966)分析80例运动员的耳鼻喉咽外伤中鼻外伤占26例,其中12例发生鼻骨骨折。

病因: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如运动时的外伤、小儿跌伤、鼻或额部着地也常导致鼻骨骨折。骨折可单纯限于鼻骨,也可累及周围的骨结构。

症状:受伤后,立即妯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因软组织发生肿胀或血肿,畸形反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复现。因常伴有鼻腔粘膜破裂,故有鼻出血。鼻中隔也可因、受暴力的影响而发生移位,加之鼻腔内有血块积聚或鼻甲肿胀,而致鼻塞。

检查及诊断:根据外伤史、视诊和触诊,常可作出诊断。鼻外软组织可有皮下瘀血或裂伤,触诊时骨折处往往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如有皮下气肿发生,多因鼻粘膜破裂后,用力擤鼻,空气逸入皮下所致。若外鼻肿胀,可使诊断发生困难。特别在小儿,因其肿胀常较成为为剧,又不合作,易被忽略。X线鼻骨拍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面,有助于诊断。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粘膜撕裂或软骨暴露。

治疗:鼻外伤口者与一般外科处理相同。视情况考虑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伴有鼻出血者,宜先行止血处理。

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水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小时内或10天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大多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骨折超过两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

1、闭合式复位法

用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或纱条做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麻下进行,但须注意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双侧骨折者,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抬起鼻骨(有时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如为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复位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底可先置一较硬的橡皮管,以便呼吸。如无鼻骨复位钳可用钝头的弯形血管钳,顶端套一像皮管或缠一层凡士林纱条,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代替之。须矫正鼻中隔者,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紧填凡士林纱条,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填塞物2~5天后取出,必要时外鼻须加固定,以资保护。术后严禁触摸鼻部和擤鼻。

伴有鼻中隔血肿者须予以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否则有形成鼻中隔脓肿之虞。

2、开放式复位法

有的骨折用闭合式复位不能成功,需采用开放式复位,此时须在全麻下进行。做一侧内眦部弧行切口,必要时可行两侧内眦部切口并中间联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穿以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内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相连接,鼻腔填以凡士林纱条,填塞之前须放入鼻通气管。此对于昏迷患者有预防窒息作用,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韩德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卜国铉,耳鼻咽喉科全书-鼻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