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模拟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王宇

王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150040)

【摘要】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阐述了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式可提高教学质量,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模拟教学互动式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创新思维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教学过程有特殊的规律性。一名出色的医生既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灵活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口授、板书为主,配以挂图和模型加以讲解,存在着板书书写费时,挂图为平面模式图,模型的真实性的限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为解决口腔颌面外科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五官科教研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符合中医教育特色的模拟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模拟教学融入互动式教学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许多精细的操作呈现于学生面前。这不仅是一次视觉感观的变化,更是一场教学手段的革命,必将推动中医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其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有:

1问答式互动

问答式互动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出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点评,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智齿冠周炎的讲授中,许多学生曾患此病,亲身体会过智齿冠周炎的发病过程。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将该病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设问这是哪类病。在有同学回答说是“长智齿了”后,引入该病的讲解。针对病因讲解,可请同学们回忆该病在什么条件下发病,然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总结出智齿冠周炎的病因。接下来,可请曾患此病的同学讲一讲该病发生时的症状,及如何进行治疗等,引入该病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讲授。这样的课堂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学生通过思考不仅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引发了自身的创新思维。

2病例分析

口腔疾病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需在诊断中加以鉴别,单纯通过讲授很难使学生彻底掌握各病的诊断。通过病例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口腔疾病的相似与不同,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拔牙适应证的讲授中,可提出几个病例,针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的结果,请学生对疾病作以诊断。病例的设置应既有典型的拔牙适应证的病例,又有与拔牙适应证表现相近的可以口内或修复方法治愈的病例。这样,在学生对病例进行认真研究并得出诊断结果时,再次加深了对疾病临床表现的认识和相近疾病鉴别诊断。

3情景模拟

这是一种设置情景,组织学员扮演事件中的角色,再现实际的具体活动,进而展开讨论的教学方法。可锻炼学生应对事件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如不同类型的颌面损伤患者其处理方法也不同,倘若颅脑损伤的患者运送方式选择不当,极易造成患者更严重的损伤甚至死亡。在课堂中,可模拟各类不同的颌面损伤过程,假设当时的场景,学生扮演急救人员的角色,对伤者进行救治及运送。表演完毕,学生可以对同学的表现作以评判,讨论其中正确与错误的处理方法,最后教师将颌面损伤的处理方法加以总结。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互动教学模式适用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学习。临床工作中,常将医生分为几个治疗组,负责几位病人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到预后的全部过程。我们可将这种模式应用于教学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教师提供病例,每小组分别讨论,对临床表现的具体细节可向教师提问。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结论,教师再分别对各个小组的结论加以点评。小组讨论的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到其中,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联系起来,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达到教学目的。

三、研究的创新点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来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互动式过程中,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经过探究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又不断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不仅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不断深化,同时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赵今,李艳,孙玉亮,牛巧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10.31:1483.

[2]张建卫,刘玉新.MBA组织行为学的教书育人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220.

[3]何飞,谭颖徽,裘松波,张纲.互动教学法在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546.

[4]廖力贤.浅论素质教育下的互动式教学[J].知识经济.2009,2:159.

[5]王琪,官杰,罗晓庆,王慧.互动式教学中检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87.

[6]侯万里,王亮.浅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认识[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2):180,18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