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彩红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215400

【摘要】目的:分析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05月至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60例乳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采取钼靶X线检查病灶大小、位置以及分型,而后与病理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在BI-RADS分类中钼靶X线检查0类的准确度为81.81%;而Ⅰ类中准确率为75%,在Ⅱ类中准确率为100%;而Ⅲ类准确率仅为66.66%;Ⅳ类准确率为79.16%;Ⅴ类检查准确率为100%。其中钼靶检查结果与术中记录的位置不符;3例病灶大小评估过大。60例患者当中乳腺疾病患者共15例、纤维腺瘤共8例、浸润性导管癌共22例。结论:对于乳腺疾病的检查,钼靶X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病灶位置和大小不够精确,因此,建议临床使用时根据患者疾病酌情考虑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钼靶X线;乳腺疾病;诊断价值

乳腺疾病是常见的女性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采用超声检查、核磁共振、CT以及钼靶等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钼靶x线[1]。此次主要针对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展开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1年05月至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60例乳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50.3±4.2)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腋下可触及肿块、乳腺有肿块或者乳头溢液等。其中16例无痛性肿块患者、28乳房胀痛伴肿块患者、10例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6例健康体检无症状患者。

1.2方法

60例患者全部采用钼靶X线检查,患者取站立位,采用数字化全视野的双靶乳腺摄影机,常规进行乳腺的轴位和斜位的摄片,如诊断需要则加摄侧位以及局部。病理学检查:手术后将标本放置在10%的福尔马林液体中固定,组织切片厚度为4um,采用HE染色,而后对染色显示的结果进行病理组织学的分析[2]。

1.3观察指标

由放射科两位有多年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并分析检查后乳腺体的分型、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BI-RADS分类。检查准确度的评价标准包括(1)如经钼靶X线检结果与病理学切片分析结果相差超过2cm则为不准确。(2)病灶大部分分布在腋下、乳晕区的部位包括内外象限、内上、外上以及内下外下象限。(3)乳腺疾病的分型:退化型表现为内腺组织小于1/4;中间混合型为腺体组织大于1/4而小于3/4;当腺体组织超过3/4时则为致密型。采用BI-RADS分类进行检查结果的评价,对X检查结果不满意,并且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更为准确的检查为0类;检查结果为阴性,且在x线下未发现异常为Ⅰ类;检查为良性发现,且良性表现较为明确无恶性征象的表现,如各类脂肪病变、乳腺内淋巴结以及钙化现象为Ⅱ类;存在可能性较大的良性病灶,呈现为不对称且有清晰界限的肿块,有点状钙化的表现为Ⅲ类;怀疑恶性病灶存在,但无恶性征象表现,体查可触及实性肿块而且边缘清晰,应考虑进行活检为Ⅳ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灶,切建议临床采取措施为Ⅴ类[3]。

2结果

结果显示,在BI-RADS分类中钼靶X线检查0类的准确度为81.81%;而Ⅰ类中准确率为75%,在Ⅱ类中准确率为100%;而Ⅲ类准确率仅为66.66%;Ⅳ类准确率为79.16%;Ⅴ类检查准确率为100%。其中钼靶检查结果与术中记录的位置不符;3例病灶大小评估过大。60例患者当中乳腺疾病患者共15例、纤维腺瘤共8例、浸润性导管癌共22例。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乳腺X线被认为是早期检查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乳腺疾病的检查当中,而且对于乳腺的钼靶X线检查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包括(1)乳腺X钼靶可较好的显示出乳腺钙化的病变情况,从而为鉴别病灶的良性或是恶性病变提供了依据,也可以在钙化中评估出是否发生导管癌,但是对于不存在钙化的导管癌变却不具有敏感性。(2)钼靶X线对于退化性的腺癌显示效果比较良好,在X线下退化型的典型表现可呈现出透亮而纵横交错的乳腺小瘤,因此,对于乳腺疾病的检查显示效果比较好[4]。(3)对于BI-RADS分类中Ⅴ类和Ⅳ类的诊断价值比较高,而且,可以显示出乳腺癌的征象,如肿块和钙化的乳腺组织以及扭曲的结构,与之并存的是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乳房皮肤的增厚、乳头内陷还有明显的异常血管影,在肿块生长比较大的时候,这些征象更加明显。另外钼靶X线对于乳腺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1)X线摄片时常采取头尾位或者侧斜位,而呈现的影响却是左右腺体重叠的影像,虽然可以采取加压手段尽量展开腺体,但仍存在一部分重叠的影像,非常不利于观察病灶组织[5]。(2)当病灶位置比较深或者不够靠前时,也就是过于贴近乳腺外侧时,X线摄片不能拍到完整的图像,也容易给患者造成不适。其次,在加压拍摄时容易引起一些患者的假体破裂而造成伤害。(3)钼靶X线对于中间混合型的乳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致密性的乳腺,而在我国女性的乳腺大多为致密型,因此,非常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钼靶在乳腺的纤体比较致密,病灶体积较小而且结构重叠的准确度不够高,尤其是在判断病灶位置和大小这一方面,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所记录的位置差别比较大,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而且,检查结果对于病灶的信息显示不够全面,不能对手术起到指导作用[6]。

参考文献:

[1]赵红,郑穗生,金晶,等.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07):511-514.

[2]杜北珏,郑穗生,赵红,等.数字化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02):214-217.

[3]赵月雷,沈春云.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09):1726-1727.

[4]孙洪侠.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9):43-44.

[5]李圆,赵萍.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03):309-310.

[6]朱顺姬,丁雪委.钼靶与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3):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