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污染与保护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下水水质污染与保护探究

王锦屏

王锦屏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741020

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准增涨,人们用水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我国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并且随着地下水水质污染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污染程度持续提升,由城市污染正逐渐的蔓延到农村,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加强地下水水质保护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本文就地下水水质污染与保护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污染;保护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资源的危机,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全国许多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由于其所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流动特点的不同,要发现和确定其是否污染是比较困难的,而一旦发现受到污染,则说明问题已经比较严重,要恢复则更加困难。地下水由于更新一次的时间长达数百年至上千年,污染后即使立即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其水质污染状况仍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1地下水水质污染

地下水指的是地面以下埋藏的、存在于土壤与岩石孔隙中能流动的水体,是地球上分布广泛且十分丰富的淡水资源,是组成水资源的重要部分,是城市与工农业最主要的用水来源,对维持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重大意义。地下水水质污染成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肆意排放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污染地下水水质。工业废水里有多种有机物质、无机物质,经过处理的是少数,其他没有经过处理的就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江、河、井等,并且在排放与存储环节持续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生活污水中也有大量污染物,它们渗入潜水直接污染地下水水质,造成连续渗入型污染。另一个是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等间接污染地下水水质。各地区尤其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废物,只有极少数经过处理,其他的被露天堆放,没有采取防渗策略,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经过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水,污染水质,并且被污染的地下水经过包气进入地下水水系,如果包气带封冻就会将污染源切断,这属于间歇型污染。

2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利用情况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地下水的蕴藏条件、分布规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不尽相同,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差异明显。根据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可将地下水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两大类。全国地下水资源量为8287.7亿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所占比例较大,为6762亿m3,占81.6%;平原区平均年资源量为1873亿m3,占18.4%。1980年全国地下水开采量为591亿m3,仅占地下水资源量的7.1%。随着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不断增大。从地域看,适宜地下水开发的大平原多集中于北方,加上北方地区地表径流短缺,形成了北方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局面。如河北省的12个城市,90%的饮用水取自地下水;甘肃全省有84.0%的县城供水水源为地下水,主要城市及地区所在地城市的水源大部分均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地;地下水是目前石家庄市区唯一的供水水源;天津市近郊和各县生活用水和乡镇工业用水主要水源为地下水;太原市是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的城市,北京市95%以上的城乡居民饮用地下水]地下水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

3地下水水质保护策略

3.1注重有效监测水质

为保护好地下水,治理水质污染,在前期就必须具备较强防患意识,设定地下水水质实时监测和跟踪系统,通过有效监测、分析水质,及时合理调节。如为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情况,应专门设立地下水水质观测专用井,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和预测分析服务系统,重点监测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通过监测系统了解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改变。在监测地下水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水质污染紧急预警方案,降低地下水水质污染指数,有效减轻危害。

3.2地下水水位调控

控制承压水下降漏斗区的开采量,防止下降漏斗继续扩展,减少潜水的越流补给量,这是防止承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区内是工业、生活用水主要开采深部承压水;郊区农业用水主要开采上部潜水(上部潜水污染不宜饮用),造成了深部承压水的集中开采。因此,在确保生活用水的同时对工业用水加以调整,使部分工业用水采取上部潜水和深部承压水结合开采的形式,在水质满足工业生产用水条件下全部开采潜水资源。这样既能减少承压水的开采,又能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3.3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要想保护地下水,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应是从源头入手,加强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有效控制污染源。如要基于以往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有效调查、评估污染问题,合理设置治理区和防控区、普通保护区;环保部门也应及时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取缔渗漏的、陈旧的渗坑和井等,切断这些污染源,可大大减小地下水水质污染系数;加强控制地下工程污染源,严格管控污染废物、农业污染以及城镇排污等,把污水排泄、灌溉等视作重要防治对象,减小污染指数。另外,应解决废弃物、废水污染地下水水质的问题,要求工业企业必须遵守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坚持基于污水排放管理的规定排放污水,建立废物的固定消纳场所,处理好工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对各种各样的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对于化工厂、制药厂以及造纸厂等有较大排污量的企业必须加强综合治理,保证其依据标准排放污染物;对于农田氮肥流失造成地下水水质中硝酸盐超标的污染问题,应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选用节水灌溉方式,预防农田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积极建设污水处理厂,净化城市污水,预防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等。

3.4加快对地下水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

分享和共同维护广泛用于水质目的的外围数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污染态势进行直观管理,特别是多孔隙沉积层中流动缓慢的地下水,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水质变化进行模拟和管理。

3.5运用先进的防治技术

对地下水水质污染防治来说,为达到理想目标,必须有效应用污染防治技术,选用高效治理技术,提高地下水水质污染治理效率。一般情况下,常用污染治理技术包括水动力控制修复、有机粘土修复、生物修复以及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抽出处理修复等技术,这些技术侧重理论,在实践中务必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水污染治理技术,加强研究和推广,提供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技术保证。积极应用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这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地下水水质污染原位修复技术,通过在污染区域的下游合理设置渗透性障碍墙,如果被污染的地下水或者是污染物流经该障碍墙,就将其截留并处理,净化地下水。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目前正慢慢取代成本消耗较大的抽出处理修复技术,变成地下水修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通常应用于修复半挥发性和挥发性的有机物、无机物污染,只是其装置布点被地层岩性局限,在处理流速大、埋深大的污染地下水时难度较大,并且成本也较高,需要科学选择。

结语

从长远看,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还会加剧,加强对地下水系统、综合的研究和管理,强化对地下水水质污染与保护的探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废水、废物是地下水最主要的水质污染源,作为水文工作者必须加大研究力度,注重有效监测地下水水质,调控好地下水水位,同时加强控制污染源,运用先进防治技术修复地下水,切实有效地保护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鸿亮.中国水环境预测与对策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

[2]宁凤娟.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