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诱导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效果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诱导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效果的比较研究

李刚肖磊王书安冯刚才熊姗娇

李刚(通讯作者)肖磊王书安冯刚才熊姗娇(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荆州434020)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079-01

【摘要】目的计算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两药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患者5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以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眼睑反射消失后,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3%。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调整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剂量,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4min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眼睑反射消失时间及气管插管反应。结果芬太尼ED50为1.40μg/kg(95%CI1.35~1.45μg/kg),瑞芬太尼ED50为0.48μg/kg(95%CI0.40~0.54μg/kg)。F组声带活动、呛咳和体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的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

【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气管插管

由于气道刺激性和血气分配系数较低,七氟醚适于快速诱导无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时的主要顾虑是诱导过程中的兴奋性,剂量依赖性的脑癫痫样放电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1]。阿片类药物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不良心血管反应,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2]。本研究对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无肌松条件下儿童气管插管时的ED50进行了测定,并对气管插管反应作了比较。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55例行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口结扎术儿童,ASAⅠ~Ⅱ级,年龄7~10岁,男28例,女27例。排除气道高反应性病史或预期为困难气道的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芬太尼组(F组,n=27)和瑞芬太尼组(R组,n=28)。

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观察。患者不用麻醉前用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NIBP,ECG,SPO2等基本生命体征及PETCO2和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调节七氟醚挥发罐浓度于8%,嘱患者遵照指令深呼吸至患者眼睑反射消失,调节挥发罐维持CETSev于3%,同时在30s内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控制呼吸至给药4min后行气管插管。

依照改良Dixon序贯法[3],依据前例患者的反应确定下例患者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剂量。F组首例患者的芬太尼剂量设定为1.5μg/kg,剂量梯度为0.05μg/kg;R组首例患者的瑞芬太尼剂量设定为0.8μg/kg,剂量梯度为0.1μg/kg。若前例患者插管条件不满意,后例患者的剂量增加一个梯度;前例患者插管条件满意,后例患者的剂量减少一个梯度(表1)。如果插管条件不满意,静脉注射肌松剂完成气管插管。

表1插管条件的评价

观测指标记录七氟醚诱导至眼睑反射消失的时间,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声带活动,呛咳和肢体活动等。术后随访患者术中知晓情况。

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robit分析方法计算ED50及95%可信区间(CI)。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眼睑反射消失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均无知晓。

芬太尼ED50为1.40μg/kg(95%CI1.35~1.45μg/kg),瑞芬太尼ED50为0.48μg/kg(95%CI0.40~0.54μg/kg)。F组气管插管时呛咳、肢体活动发生率显著高于R组(P<0.05)(表2)。

表2两组气管插管时的反应[例(%)]

注:与R组比较,#P<0.05

3讨论

有研究发现,新型短效μ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起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对咽喉的应激反应和咳嗽反射,可明显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抑制机体的气管应激反应[4]。通过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使用,七氟醚使用浓度降低,这样可以在满足气管插管条件同时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而无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在本研究中,气管插管时芬太尼组儿童呛咳、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证明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能更有效的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

参考文献

[1]JaaskelainenSK,KaistiK,SuniL,etal.Sevofluraneisepileptogenicinhealthysubjectsatsurgicallevelofanesthesia.Neurology,2003,61(8):1073-1078.

[2]BordesM,CrosAM.Inhalationinductionwithsevofluraneinpaediatric:whatisnew?AnnFrAnesthReanim,2006,25(4):413-416.

[3]KimJY,KwakYL,LeeKC,etal.Theoptimalbolusdoseofalfentanilfortrachealintubationduringsevofluraneinductionwithoutneuromuscularblocadeinday-caseanaesthesia.ActaAnaesthesiolScand,2008,52(1):106-110.

[4]王建荔,赖恩华,阮林,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