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标准化作业与经济作物高产的关系研究

/ 2

农机标准化作业与经济作物高产的关系研究

杨立秋

嫩江县农机局

农机标准化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的要求进行操作,在作业的过程中要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对作业质量进行考核,将其应用到经济作物种植中,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控,保证种植流程的标准性。与以往的农业生产作业相比,有效提高到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提升了种植效率,提升了整体的作业水平,所以,农机标准化作业与经济作物高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提高对农机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

1、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生产力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种植规模化、农业精准化和田间作业规范化,都要通过农机作业标准化来完成。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农机化管理部门都要制定规范化的农机作业规程,通过这些规程的实施,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例如,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田平整度的要求,某地区农垦引入了精准农机作业之激光平地作业,并制订了《激光平地作业技术标准》,提出了"适"(适时适墒组织激光平地)、"平"(精平地块平整度:旱地误差〈3cm,水田误差〈2cm;粗平地块平整度误差〈5cm)、"无"(地块无漏平,到边到拐)的作业要求。

2、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农业品种、生产技术和作业方式正在与国际对接。推行农机标准化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近年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精量播种,就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节省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好措施。运用该技术,玉米的单产可增加10%,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0%~1.3%。

3、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节约资源

农机作业标准是经过专家系统研究并经实践验证的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实施这些作业标准,以科学的方式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就能达到节约的要求。例如,按照作业标准运用旋播机对农田一次性实施整地和播种播肥作业,可以减少农机进地次数和对土壤的压实,降低油料的使用,减少农机磨损,有利于保墒、抓农时等,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经本场农机人员实际测算,运用1204型轮拖实施旋播复式作业较分开的单项作业,可节约燃油24L/hm2;按一天作业6.7hm2(100亩)计算,则复式作业可节约燃油160L。

4、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镇聚集,而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农机社会化生产服务的规模越大,发生作业质量纠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怎样杜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纠缠局面,妥善解决质量纠纷,农机作业标准就成为一个标尺。因此,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用标准规范机手的作业行为,可以减少因作业质量引发的矛盾,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农机标准化作业与经济作物高产的关系

农机标准化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块、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最后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差异。外界条件及管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出苗,直至收获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生长期,其外部的管理和环境条件对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机标准化作业规定了农用机械进行耕地、整地、播种、施肥、中耕以及收获等各项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查验收的标准。科学合理地运用农用机械对农田进行标准管理,改善土壤结构及环境条件,促使其更加适应作物的生长。

在整地方面,农机标准化整地的技术要求是使地块必须达到平、齐、松、碎、净、墒等标准,并且应根据墒情确定耙深:一般轻耙深8~10cm,重耙深12~15cm,为种子的发芽出苗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可以保证有良好的出苗率,而出苗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前提。

在耕地方面,采用农机进行标准化耕地,耕地作业要在适宜的规定农时期限及良好的墒度期进行。达到规定耕深,均匀一致。覆盖严密,耕后地表平整,土壤松碎。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更有利作物的生长,良好的长势是高产的保障。

在播种的过程中,开展农机标准化作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种植的行距和间距都要保持一致,播种量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每个坑内的种子数量要均匀,坑深要适宜,确保农作物可以整齐生长。在播种的过程中,地边、地头也要保持整齐,播种完也要保证覆土严密,不能出现露籽的情况。在早春播种时一定要待土壤解冻之后再进行耕种,这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前提,对农作物种植的标准化作业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进行植保作业时,想要实现标准化作业,则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应用的药剂,然后按照一定的流程和相关标准来进行药剂的喷洒。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农药的用量和药剂中的成分一定要符合该地区农业技术的应用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规范化作业。

在进行经济作物的收获时,由于各个种植环节的规范化作业,农作物的生长高度大致相同,这样就可以应用农业机械进行收获,不但可以提升收获的效率,还可以避免损失的产生,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

结语:农机标准化作业可以促进农业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农业生产中采用农业标准化作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农作物的优产、高效,将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结合在一起,协调作业,以此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提升对农业标准化作业的认识,将其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为构建新农村而努力,各个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机标准化作业的重视,加强推广和宣传工作,为经济作物高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广明.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的重要途径[J].中国农业信息,2014(21):87.

[2]晏锦萍.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农机标准化作业[J].河北农机,2015(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