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钱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钱辉

钱辉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框架结构;问题;对策

引言:

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现阶段的建筑基本都是高层的建筑,包括居住或者办公都是如此。其中,框架结构也在高层建筑中大范围使用。梁柱和混凝土结构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是起受力作用,所以梁柱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决定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框架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有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梁柱的交接点上。所以,在框架结构施工时,要加强框架结构的质量。

1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现状分析

1.1梁柱节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梁柱节点施工工序较多,过程较为复杂,具体表现在:节点构造多,钢筋分的细密,施工场地往往都在高空。施工比较困难,尤其是中间柱子钢筋之间相互交横的时候,箍筋不易捆扎,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进行捆扎,梁柱交点处只能减少下放柱箍筋,以便消除安全隐患。有的施工人员明知钢筋骨架整体捆扎梁内的箍筋极其不易,于是直接用两根开口箍筋拼凑而成,但在整个节点区都用这种开口箍筋实质上已违反了相关的施工要求,如果在原位上捆扎钢筋(也就是先装好梁底模,在梁底模上绑好梁筋,后去安装侧模板),这种施工方式也会有不足之处:它只能先装好梁底模,而忽略了侧模板。

1.2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地下车库混凝土出现渗漏现象。受到车路底板分片分段浇筑的影响,就会出现一些施工接缝等,这会造成渗漏问题。另一方面,受到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影响。再有,框架结构剪力墙支撑块存在着较低的强度,会对截面造成削弱。最后,就是关于混凝土养护方面的问题。主要借助人工洒水的形式。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人的看护,而且对养护间隔时间的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会造成养护混凝土不及时的问题,以此会造成裂纹问题的出现。因此,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改善这些问题,以此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3钢结构工程施工

在进行高层建筑主梁吊装之前,应当注意做好钢筋吊装、柱子标高及间距检查等工作,在梁上安装扶手杆与扶手绳。钢梁的吊装通常在钢梁的翼缘处进行开孔,对于重量较小的钢梁,则能够一次吊装多根,以提高吊装的速度。如果高层钢框架的结构位置出现了偏移,就需要采用轴线位移对框架钢柱的校正,通过实测标高的方式确认调整效果,利用激光经纬仪校正钢梁的垂直度,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精度能够达到要求。

2完善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措施

2.1梁柱节点的施工

梁柱节点施工困难大,节点错综复杂。如果施工不完善的话就会拉低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梁柱节点出现这种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先立模然后绑扎钢筋。。从建筑物抗震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支座与箍筋的距离太大,或是密箍的区域太大,都会让支座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严重的可导致剪力破坏。在施工时,第一个箍筋与支座的距离应在5厘米之内。因为梁的箍筋第二次施工耗时耗力,所以在施工时,应该先检查梁骨架和梁模是否存在问题,在确认无误后,再将梁骨架安入梁模之中。

2.2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在施工中主要控制两个环节,下料和接头控制。钢筋在下料之前,必须先放出大样,并依据大样下料,下料应注意两个问题:(1)不要把长的钢筋料下短,因为这样会增加钢筋的接头数量,而直接影响钢筋的受力性能;(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应一次成型,在钢筋的同一部位反复加工易造成钢筋的疲劳破坏。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控制钢筋连接主要靠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机械连接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接头,如套筒冷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等。相对而言,焊接质量的可控性要差很多,但其十分重要。

2.3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模板质量控制中重点应该做好模板清理和组装。在施工工人进行模板的组装之前,一定要执行的步骤就是做好严格的模板检修工作。这就包括做好模板表面的清理抛光工作,要保证模板的表面是光滑的,不能有异物和杂质。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与设计工程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好好对设计图进行研究和剖析,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施工操作规程来对模板进行组装。

2.4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底板反梁与墙体浇筑。在进行浇筑底板反梁、墙体时,注意在对墙体进行第一次底板浇筑时,需要对施工缝预留,同时使施工缝位于反梁之上约30cm的位置,然后在施工缝中对混凝土灌入进行浇筑,并分层振捣。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需要重视地下室墙体浇筑对浇筑厚度的控制,通常以振捣棒长度值来进行确定,可对30-50棒取用,厚度为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振捣环节应当密实,对预埋件与钢筋杜绝接触。

(2)梁板混凝土质量控制。梁板混凝土浇筑通常对同时浇筑法所采用,整个浇筑过程一气呵成,然后使用振捣器振捣,需要注意的是应对混凝土的推进方向严格控制,由梁的底部开始至梁前截止。通过计算得出梁高,并进行分层浇筑,在浇筑至板底后,采取联合板浇筑措施。对框架结构的梁板混凝土进行流水段划分,并依据该流水段实施梁板浇筑。梁的振捣器可采用插入式,而板的振捣器则采取平板式,控制板表面的平整,同时用木抹子抹平。

(3)墙、柱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墙板浇筑应当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下料点布置往往是分散的,因此需要主语控制浇筑的连续性。同时,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应当控制在2m的以下,如果必须在2m以上,应当加设串筒设备,用以确保洞口两侧混凝土的高度维持一致。柱的浇筑需要预先对底部软弱层进行清除,然后填充水泥砂浆,填充的厚度在50~100cm范围内。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当是自然连续的,分层浇筑过分中,为了确保每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都能够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内,浇筑一层振捣一层,直至没有气泡产生时才停止。

2.5减少框架结构裂缝问题

裂缝常出现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存在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减少结构的耐受程度。对于裂缝宽度的控制,不同的框架结构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是将裂缝宽度限制在0.1~0.5m范围内。裂缝的出现往往可能是在工程竣工后,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才暴露出来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在裂缝出现之前,就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首先可分块、分层进行预防,在砌筑填充墙与梁底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并在砌筑结束后的两周时间内开展补砌施工,运用分层浇捣技术进行浇捣。此外还可以运用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在材料配料中添加外加剂,降低水泥使用量。最后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则可以通过通水排热措施,减少高峰水化热出现的可能性。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刺激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居民可以拥有质量上乘的居住保障,就应该从建筑初期就开始重视质量控制,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高层建筑结构框架中涉及到的细节,希望能够发掘其中的问题并且得出最切实的解决方案,最终可以有效保证我国高层框架房屋施工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金鑫.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J].黑龙江科学.2017(06)

[2]常裕,杨勇芳.工民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

[3]刘迪.关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的研究[J].门窗.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