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沼地区“黑膜覆盖法”灭螺现场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湖沼地区“黑膜覆盖法”灭螺现场试验

曹喆1夏柱国1胡乾清1梁勋寅2梁勋发2袁

曹喆1夏柱国1胡乾清1梁勋寅2梁勋发2袁修柏2王义乾3李名杰3柯善火3

(1湖北省阳新县血吸虫病防治所湖北阳新435200)

(2湖北省阳新县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湖北阳新435200)

(3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血吸虫病防治站湖北阳新435200)

【摘要】目的观察湖沼地区钉螺在不同灭螺药物加黑膜覆盖与常规喷洒灭螺等不同方法下的灭螺效果。方法试验区被分成8个单元,分别采用单黑膜覆盖、黑膜覆盖分别加碳酸氢胺、氯硝柳胺、四聚乙醛颗粒、四聚乙醛悬浮剂,氯硝柳胺常规喷洒,四聚乙醛颗粒撒播和无任何措施的空白对照进行试验。试验分别在第3d、7d、15d和30d,用水养法和敲击法鉴别各试验单元采集的钉螺死亡情况、以观察其灭螺效果。结果试验第30天,各试验单元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单纯黑膜覆盖13.91%、黑膜覆盖加碳酸氢胺14.81%、黑膜覆盖加氯硝柳胺42.37%、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颗粒19.41%、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56.64%、氯硝柳胺常规喷洒27.97%、四聚乙醛颗粒撒播5.71%,空白对照单元5.17%。结论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效果最好,单纯黑膜钉螺死亡率也高于自然钉螺死亡率,说明黑膜覆盖法有较好的灭螺效果,特别是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组合灭螺方法,在特殊环境灭螺时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氯硝柳胺碳酸氢胺四聚乙醛黑膜覆盖灭螺试验

【中图分类号】R1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12-02

阳新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兼有山丘型[1]。本研究黑膜覆盖加碳酸氢胺、四聚乙醛悬浮剂和颗粒剂、氯硝柳胺等药品进行灭螺效果试验观察[2],旨在探索适合湖沼地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最佳灭螺方法,在确保灭螺效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

我们于2012年10月-11月,在阳新县富河有螺河滩进行了“黑膜覆盖法”灭螺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现场选择

1.1.1试区选定依据现场滩地平坦、钉螺活力良好、活螺平均密度>10只/0.11m2,取水方便等环境条件,选择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堤外500m2的富河河滩为试验区。

1.1.2螺情摸底在试验区采用环境抽样法,共计调查40框,捕获钉螺1134只,其中活螺1070只,死螺6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26.75只/0.11m2,最高密度60只/0.11m2,钉螺自然死亡率为5.64%。

1.1.3现场清理与划分在试验区500m2范围内,实施人工除障,草茬高度在2cm以下,将杂草、树枝和杂物等移出试验区。在清理过的区域内经丈量、定桩、围圈成2.5m×20m的试验单元,共计8单元,每单元面积50m2,编号为1-8单元。各单元之间相距50cm,用于开沟埋膜。

1.2材料

1.2.1黑膜由聚乙烯生料加黑色染料经吹塑工艺制成,每卷长150m,宽3m,厚0.3mm。阳新市场购买。

1.2.2灭螺药品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由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院生产、6%四聚乙醛颗粒剂和40%四聚乙醛悬浮剂由瑞士左沙(香港)有限公司生产、85%碳酸氢胺由阳新县瑞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

1.3.1试验方法在试验区内,按单元顺号由西向东排列8个单元,1-5单元覆盖黑膜,6-8单元不覆盖黑膜。其中1单元其为纯黑膜覆盖、2单元为氯硝柳胺2g/m2喷洒加黑膜覆盖、3单元为四聚乙醛颗粒剂0.8g/m2播撒后加黑膜覆盖、4单元为四聚乙醛悬浮剂5g/m2喷洒后加黑膜覆盖、5单元为碳酸氢胺30g/m2喷洒后加黑膜覆盖、6单元为常规氯硝柳胺2g/m2喷洒、7单元为四聚乙醛颗粒剂0.8g/m2播撒、8单元为自然空白对照。覆盖黑膜单元均在四周开沟埋膜(沟宽15cm),非盖膜单元均在四周钉桩围线,并在四周开沟50㎝,形成隔离带,防钉螺扩散。

1.3.2观察方法在试验期间的第3d、7d、15d和30d,对每个单元随机取样5框(黑膜单元用小刀小范围划破5处),分别先检获框内表层钉螺再取出对应框中深度7㎝以上的全部泥土,逐个装入塑料袋中采用淘洗法捕获框内全部钉螺后,带回室内,采用水养法每天计数活螺,72h后对未爬出的钉螺用敲击法鉴别死活,观察结果,并分别统计各单元表层钉螺及土层内钉螺数。同时,请专人每日守护、观察实验区,防人、畜破坏,并对每次取样后及因草桩生长等原因刺破的黑膜用透明胶布及时粘补

2试验结果

2.1试验期间相关情况

2.1.1气象情况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4℃,平均气温19℃,晴天17天、雨天8天,阴天5天。

2.1.2膜内外温度变化从4次取样时,检测膜内外温度分别为膜外26℃、21℃、17℃、16℃,膜内31℃、30℃、20℃、18℃。

2.2灭螺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灭螺效果最佳,黑膜覆盖加氯硝柳胺灭螺效果较好。具体结果见表1。

表1黑膜覆盖灭螺试验结果

3讨论分析

黑膜覆盖灭螺技术通过封闭式盖膜,通过黑色地膜吸收光热、蓄积地热,在膜内土表和土层形成了高温致使钉螺窒息死亡[2]。采用灭螺药物加黑膜覆盖联合灭螺可使局部环境封闭,在高温作用下,提高了化学药物的灭螺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黑膜加氯硝柳胺7天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9.49%,30天钉螺校正死亡率为42.37%;黑膜加四聚乙醛悬浮剂7天钉螺校正死亡率为74.64%,30天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6.64%。而碳酸氢胺加黑膜覆盖与单膜覆盖灭螺效果相近。对此,我们认为:在一些特殊环境,如鱼塘周围与鱼塘相连的沟渠等环境,使用氯硝柳胺往往会发生毒死鱼类的现象,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民事纠纷,而四聚乙醛悬浮剂,药效持续时间长,且对鱼类的毒性不大(安全剂量为5g/m2),使用较为方便,加上成本较低,四聚乙醛悬浮剂喷洒加黑膜覆盖灭螺是一种在特殊环境值得推广的新型灭螺方法。

“黑膜覆盖灭螺法”试验表明,不论是哪一种药物加黑膜覆盖都可以提高灭螺效果。但本次试验灭螺效果与2005年6月在同一环境下做的“覆盖黑色塑料膜封闭灭螺效果观察”[2]结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是受气候的影响,本次试验期间气温偏低,雨天8天,阴天5天,间断性晴17天,平均气温19℃,温度偏低,膜外温度最高26℃,膜内温度最高为31℃,七天以后降至30℃以下,最低只有18℃,直接降低灭螺效果。我们认为气温和光照直接影响药物及黑膜覆盖的灭螺效果,采用黑膜覆盖灭螺法宜选择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的季节进行。

参考文献

[1]邹先胜,廖林贵,胡承雄,等.阳新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5):391-392.

[2]陈鸿才,夏柱国,曹喆,等.覆盖黑色塑料膜封闭灭螺效果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3):229-233.

[3]熊新平,黄平,罗淼凯,等.不同杀螺剂现场灭螺效果比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