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盈余管理概念、动机和手段的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3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概念、动机和手段的研究综述

刘樱花

刘樱花/广东科技学院罗仁武/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

【摘要】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手段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推动盈余管理研究。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西方学者已经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形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也针对国内现实情况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然而,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未成熟,在多个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梳理。

一、国外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一致性的描述,主要有“经济收益观”(EconomicIncomePerspective)和“信息观”(InformationPerspective)两种。

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这里所指的盈余管理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一种调节,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收益观”。“经济收益观”认为,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特定的会计确认、计量等程序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在这一观点下,被管理的盈余是“真实收益”与报告收益的偏差。

1989年,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hipper)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将盈余管理理解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信息观”认为,在市场竞争不完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经济世界中,任何会计方法都不可能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会计盈余的功能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经济收益的“信号”,而不在于经济收益本身。这意味着会计盈余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西方会计学者认为,主要包括报酬契约动机、债务契约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和职位安全动机。

(1)报酬契约动机

希利(1985)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发表的“TheEffectofBonusSchemesonAccountingDecisions”中认为,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成经营现金流量(OCF)、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和操控性应计利润(DA),由于对经营现金流量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二者合计为非操控性盈余)的调节难度较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通过调节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

1995年,加弗尔等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分红计划与收益管理关系的附加证据”的文章。该文章以102家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这些公司在1980-1990年间主观应计项目与分红计划约束之间的关系,再一次测试了盈利基础分红计划下管理激励对操纵盈余的影响,从而扩展了希利的假设,并完善了希利的测试方法。

(2)债务契约动机

斯威尼的研究支持了马德方、吉波弗的研究结论。1994年,他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DebtCovenantViolationsandManagers'AccountingResponses”的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违约公司在违约年度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盈余;②违约样本在违约年度及其前后运用变更会计政策的次数以及相应的公司数量均显著高于控制样本;③通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违约前三年至违约后两年间违约样本的盈余管理产生的盈余效应(EarningsEffects),无论从其均值还是中位数来看,均大于控制样本。以上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违约公司管理人员会做出一些有助于降低违约可能性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假设。其研究还发现:①违约成本和会计选择的灵活性是管理人员做出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原因;②在负债契约中净财富(NetWorth)和营运资本(WorkingCapital)限制条款最易受到冲击;③在新会计准则出台前,违约样本公司明显早于控制样本公司采用能增加企业盈余的会计政策,而推迟采用减少企业盈余的会计政策。

(3)政治成本动机

齐默尔曼、琼斯和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政治成本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

1983年,齐默尔曼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TaxesandFirmSize”的文章。他调查了公司税率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实证会计中著名的规模假设: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层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余递延到下期的会计程序。

1991年,琼斯在《会计研究》发表的“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文章中,选取了5个行业的23家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进行救济调查期间申请救济企业所涉及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在控制了公司状况的变化对应计利润额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了其首创的、对之后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方法做出巨大贡献的应计利润预期模型(琼斯模型)。他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公司在进口救济调查期间有显著的人为调低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支持了假设。

1997年,凯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PoliticalCostIncentivesforEarningsManagementintheCableTelevisionIndustry”的论文,研究了美国电报电视行业公司在接受国会对其有关服务费率的调查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是否符合政治成本假设的问题。

(4)职位安全动机

迪安吉洛(1988)在《会计与经济学》发表的“ManagerialCompetitionInformationCostandCorporateGovernancetheUseofAccountingPerformanceMeasuresinProxyContests”中指出:通过研究发现,有代理权竞争的公司在出现代理权竞争之日至股东大会召开期间会计盈余和应计利润额显著增加,但经营现金流量没有类似的增加;而那些在代理权竞争期间之外公布会计盈余信息的公司则没有这种现象。这充分证明了在代理权之争期间,公司的原管理层存在操纵盈余提高企业的会计利润现象。

马德方和帕克(1997)在“SmoothingIncomeinAnticipationofFutureEarnings”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设:①若其他条件不变,那些当期业绩较差,而未来业绩预期良好的公司会通过操纵可控性应计利润挪用未来期间的收益,以增加当期盈余,减少现期被解雇的可能性;②若其他条件不变,那些当期业绩较好而未来业绩预期较差的公司会通过操纵可控性应计利润调低当期盈余,以应将来之需,减少将来被解雇的威胁。他们选取了13297个公司年观察值作为样本,利用琼斯模型来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额,利用在I/B/E/S数据库中分析师对公司下期的盈利预测作为管理人员对未来盈余的预期值,并通过将当期盈余和未来盈余与当期中位数的比较来判断公司的相对业绩。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超过89%的观察值做出了与预测完全一致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从而验证了盈余管理假设。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

Bruns和Merchant(1990)在对649个经理人士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在实务中,大部分经理人至少运用几种方法来管理短期利润。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应计利润管理、会计政策变更、采纳特定会计政策的时机和构建特定交易等。

(1)应计利润管理

应计利润管理主要包括改变应计项目的金额和改变交易时间两种。改变应计项目的金额是指通过折旧年限或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等会计估计影响会计盈余,改变交易时间是指通过安排存货发出或购买的时间分布,确定应收账款的政策等实现费用的跨期间分配。管理应计利润一方面与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不相违背,另一方面还具有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洞悉的优点,因此这种方法通常被视为一种便捷而且形式正当的盈余管理工具,上述文献中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普遍采用了这种方法。

(2)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会计方法的可变更性是财务报告制度的两个主要特征,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法(如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会对会计盈余的水平产生影响。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会计政策变更显然不如应计项目管理那样尽如人意。因为会计政策的调整必须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与操纵应计项目比较,更容易为人察觉,并且一贯性原则也限制了某项会计政策的经常变动。但是与应计项目管理只涉及到当期会计损益不同,会计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净收益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可以作为较长期间的盈余管理的手段。

(3)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时机选择

一个相对较新的盈余管理的方法是选择执行新准则的有利时机。FASB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准则允许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LongAdoptionWindow)。FASB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是新标准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公司也需要准备一段时间来执行新规则。虽然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对企业适应新准则也许是必要的,但是却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Bell和Bible(1987)指出:“对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企业并不是简单地推迟采纳直到法定执行日期,因为企业可能从中找到操纵财务报表的机会”。

(4)构建特定交易

Herrmann(2003)研究了日本上市公司通过出售资产进行的盈余管理。日本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年度和半年报告中对销售收入、利润和股利提供预测。这种预测可以直接作为管理当局的期望收益而不用再以分析师的预测作替代,因此这种独特的制度安排为检验预计利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二、国内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国内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

国内大多数学者从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利益而对会计利润实施的一种调整行为(陈建岐,2000;林钟高,2000;王一民,2000;张鸣、刘华,2000;朱红军,2000;秦荣生,2001;陈韶君,2003;宁亚平,2004)。还有学者是从管理层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制作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的策略性调整(李明辉,2001)。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如果把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比着其产生的土壤,那么盈余管理的动机就是其内在的催生剂。债务契约假设、政治成本假设和所得税假设是大多数学者(张鸣、刘华,2000;李明辉,2001;钱娟萍,2001;周一虹,2001;宋夏云,2003)所认同的动因。有许多学者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色动机:林钟高、赵宏(2000)指出股价走势也是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股利分配、首次上市和再融资也被许多学者(石本仁,2000;朱红军,2000;李明辉,2001)视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还有许多学者(石本仁,2000;朱红军,2000;卢宇林、万绍平,2001)将管理者为获取较高报酬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

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进行了一番总结归纳。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交易确认的时间,操纵应计项目以及利用关联交易是大多数学者(陈华,2001;李明辉,2001;钱娟萍,2001;简立君,2003)列举到的管理手段。此外,还有学者专门就某一方面的盈余管理手段就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如温坷(2001)专门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方式,包括虚构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业务,专家费用等。而陈韶君(2003)则细致地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方式,如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和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等。

三、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简评

从总体上看,国外盈余管理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研究经历了多名学者的接力探索,使得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我国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尚未成熟:虽然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当的研究,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是至今在许多基础的研究起点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对立(如对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关系的认识),这种现状反映了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然而思想的碰撞必然产生智慧的火花,相信经过学者们各抒己见的探讨,定会将盈余管理的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