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影响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影响的探讨

吴美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方法:选取80例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尘肺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40例,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相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最大通气能力、6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健康评分平均(91.25±3.67)分,且最大通气能力强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对比干预前大幅加长,相比对照组具有绝对优势,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搭配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非常显著,改善情况良好。

【关键词】健康教育;呼吸功能锻炼;尘肺;肺功能

尘肺病作为我国的多发职业病,目前临床上无根治方法,但借助康复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良好控制病情,加强患者抵抗力[1]。本文为了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尘肺患者进行研究,便于临床参考,详细情况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研究选择80例在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尘肺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尘肺患者男性40例;年龄平均(55.38±3.4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29例,高中文化程度患者1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例。对照组尘肺患者男性40例;年龄平均(55.13±3.0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30例,高中文化程度患者9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例。2组尘肺患者以上资料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尘肺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讲解呼吸训练和运动锻炼的方法、效用等)。观察组尘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内容主要有下列几点:

(1)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根据尘肺患者的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分阶段、分时进行),教育时间为2个月。1至4周,对患者采取一对一健康教育,讲解有关尘肺病、呼吸训练、饮食、用药、运动训练的知识,1周1次。5至8周讲解急性肺部感染的应对方法,1周1次。解答尘肺患者疑惑直至其掌握。

(2)呼吸功能锻炼:

按照尘肺患者的耐受力和肺功能制定运动计划,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执行。

①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指导尘肺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立位,一手放胸部,另一手放腹部,吸气时胸部不动,尽力挺腹,呼气时用手压腹腔,腹部下陷,将气尽力呼出。训练分早、中、晚3次,1次10min。缩唇呼吸:患者经鼻吸气后,指导其缩唇缓慢呼气,吸气保持2s,呼气保持4至6s并逐步延长至10s,1天3次,10min/次。

②呼吸操。指导尘肺患者取站立位,嘱咐其平缓呼吸,全身放松,具体步骤:a)平静呼吸;b)抱头时吸气,转体时呼气;c)立位时吸气,身体前倾时呼气;d)双臂上举时吸气,双手下垂时呼气;e)平伸上肢时吸气,双臂向前合十呼气;f)立位时吸气,蹲位时呼气。每节锻炼10-20次,每节可穿插自然呼吸30s,全部步骤结束后原地踏步几分钟,放松四肢。患者每日清晨7:30及下午4:00各做1次,40min/次,如锻炼过程中患者感觉呼吸困难可暂停,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的原则。

③上肢有氧训练。指导尘肺患者进行上肢弹力带操(平静的呼吸状态下重复双肩外展和前屈),1次/周,10min/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尘肺患者的健康知识分值和最大通气能力(MVV)以及6min步行距离(6MWT)[2]。健康知识分值:借助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MVV:数据越大说明患者的肺功能越强。6MWT:数据越大代表患者的机体恢复程度越大,肺功能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尘肺患者的健康知识分值和MVV、6MWT的数值(t检验),若P<0.05,则为2组尘肺患者的数据差异性大。

2结果

2.12组尘肺患者健康知识分值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分值为(91.25±3.67)分,对照组为(70.63±2.40)分。观察组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尘肺患者MVV、6MWT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尘肺患者处于运动状态时因呼吸面积缩小,使得其血流和通气比例失调、心博出量增加,极易引发低氧血症,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因此,大部分尘肺患者对于运动锻炼具有抵触心理。有效改善患者对于运动锻炼的消极态度是目前医学界的难点[3]。

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尘肺患者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的劣势有:1--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面性较差,不利于转变患者对于锻炼的错误观念。2--仅施行健康教育无运动指导对缓解患者的病症效果不大。

观察组尘肺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的优势包括:1--运动锻炼可大幅加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4]。2--在医护人员督促下,患者有效执行运动计划,运动耐力得到良好提升。3--健康教育搭配运动锻炼,既提高了患者对尘肺病的认知程度,也加强了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配合力度[5]。

观察组尘肺患者干预后,健康评分在91分左右,患者对尘肺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MVV为(68.39±11.28)L/min,6MWT为(378±75±51.02)m,患者肺功能改善趋势明显,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尘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加强其肺功能,应用影响较大,在治疗工作中应全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丽,王安霞,周英信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药治疗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3):283-284.

[2]余艳琴,郝金奇,姚三巧等.TNF-α/TNFR信号蛋白在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7):665-669.

[3]杨雯,姚武,郝长付等.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8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表达[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2):162-165.

[4]吕玉民,王平,郭艳等.尘肺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19的表达[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1):29-32.

[5]奄情春,彭坚,万晶晶等.全程护理在尘肺患者经支气管镜全肺大容量灌洗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65-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