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

刘宇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为了提高其相关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广泛的使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目前计算机应用人员短缺,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压力,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了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以供各大高校进行教学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人才;现状;培养策略

前言: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这也促使各大高校加强了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计算机专业也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高校在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亟待解决,因此,各大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

1.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的现状

1.1相关专业学生的素质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已经使计算机相关专业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因此,很多学校都在扩招相关专业的学生来提高自身学校的经济利益。由于这种现状,高校逐渐降低了计算机专业的招生门槛,大量招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基数过多,素质参差不齐,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过关的情况。除此之外,计算机应用专业由于涉及到很多高新技术的使用和较难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造成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比较迷茫,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只求蒙混过关拿到大学的毕业证书。这样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难以真正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专业知识,导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以后,难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价值,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1.2教学方法落后,不注重实践

现在各个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普遍停留在传授式教学上,由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在台下记笔记或者是看书,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过于落后,学生完全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教学气氛也比较沉闷,难以建立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好,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此外,计算机应用这一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施的不足和培养方案制定的不合理,学生很难能够实际进行动手操作,教学理论缺乏实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1.3教师知识老化,师资力量薄弱

现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都资历较老,虽然他们们拥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知识普遍老化,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有很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也加入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当中,他们虽然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知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需要知识与技术的全面性,他们还缺少实践经验,只能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不能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有力的参考意见。

2.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

2.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专业培养

高校要想为社会输送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以学术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不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为未来的就业做出规划。首先,高校应该以教书育人为办学理念,不应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的取得,因此,在招生时应定要给考生设定一定的门槛,吸纳有足够的综合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此外,在对学生的培训上各个高校应该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的考察,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案强化其专业素养,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为计算机应用领域做出贡献,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引导,不能使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应该促使他们建立未来的就业计划,并且鼓励他们想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出色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理论实践的结合

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极高,因此,相关的高校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并改进教学的方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有效的应用在实践当中。各高校也应该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能够通过相关的教学设备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学校也要积极的联系校外企业,使学生能够有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当中吸取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3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

由于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授课的水平。各高校应该广泛的引进高素质教育人员,使其在为学生提供新兴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另外还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

结语:综上所述,如今我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高校不能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堪忧,而且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因此,高校在招生方面不能只注重数量,还应该保证生源的质量,不断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对他们进行专业化培养,而且还要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学校应该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不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使其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弗罗里达,著,方海萍,魏清江,译.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34-36.

[2]马玉春,陈德祥,张鲲,李壮.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226):11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