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国企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邱森

(南开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双重冲击,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出现很多问题,为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本文针对国企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规范化;问题;措施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只有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的加强,才能够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确保国有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还能够利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行政管理在国企的作用及重要性

在国企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部门都是负责企业内部的各项行政工作,促使企业的高层领导能够减轻企业的生活琐事以及行政事务的工作压力,将精力集中到国企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决策中。因此,行政管理在国企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

(一)作用

1.管理

在国企行政规范化管理中,行政管理部门充重要性的角色,即:领导的参谋、助手[1]。这项角色不仅赋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企业的权力,而且还赋予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发展经营、企业文化、人事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任务,所以行政管理部门在国企的发展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2.协调

国企行政管理部门在国企的发展中,规范化的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企业与外企业、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工作的协调。在国企内部管理中,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针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计划、执行力度方面监督管理,同时行政管理部门还具有调解企业部门之间矛盾冲突的作用,促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友好相处,加强企业的协调发展,为企业的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提供基础。另外,在国企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与外企业的友好往来,从而保障企业的权益,避免企业之间发生冲突矛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服务

国企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幕后力量,虽然无法走到台前,但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发挥非常重要[2]。行政管理作为国企生产经营服务中一部份重要的力量,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企内部情况及实际发展情况,灵活的应用管理方法调整国企的发展方向、目标及发展内容,以便实现国企最高利益。

(四)重要性

国企作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行政管理对国企的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性意义。行政管理在国企发展中作为国企制度的保障,规范性的行政管理是国企在市场中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最为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市场竞争发展中,行政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管理,未过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条件[3]。另外,因为国企的持续性发展主要是企业人才以及创新发展战略,所以国企的行政管理作为监督,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持续发展,还能够加强企业的人员管理水平,再加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发展必会健康持续。

二、国企行政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一)僵化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国有企业受其影响,致使国企行政管理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干扰国企发展。其次,行政管理在国企管理中的执行力度不够,致使执行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无法做到全方位考虑问题,只能借鉴其他国企管理管模式,造成国企实际发展与规划相背离的现象[4]。第三,由于一些国企领导比较重视企业管理,但是却在管理中忽视了企业的实际发展特点,致使国企行政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国企管理效率不高,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老化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理念

针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一般都应是有章可循、井井有条的工作状态,但是在实际的国企行政管理中,由于企业未制定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发展缓慢,工作整体效率低下的局面。此外,良好的企业发展管理制度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但是由于企业不够重视制度的建立健全,导致企业行政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三)不完善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

在国企发展中,由于国企中普遍性存在管理意识低的现象,再加上国企中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性不高,无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发展政策,造成国企发展与实际情况背离、管理混乱、员工负情绪增长的结果[5]。

(四)缺乏专业性的国有行政管理人员

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中,由于国有企业对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国企行政管理中高要求工作,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造成企业发展与实际相脱离的严重后果。

三、改善国企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一)明确国企行政管理目标

在国企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国企需要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分析,企业行政管理想要做好规范化工作,企业需要全方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便规范性行政管理工作的实用性。首先,因为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属于国企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所以企业需要优化升级生产结构,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管理、传播,并且加强企业中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6]。其次,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实情等方面,加强企业的管理目标的制定,以便国企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创新国企行政管理理念

在国企的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理念非常重要,因此,企业需要提高管理理念重视程度。首先,企业需要加强行政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并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行政管理理念,促使行政管理与时俱进。其次,行政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及信息化、大数据手段设置国企内部员工行政工作的公示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国企人员的行政管理意识的提高,改变员工传统行政管理理念,为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条件。

(三)建立健全国企行政管理制度

在针对国企行政管理中,制度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保障,行政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面访出发,进而完善国企行政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工作的顺畅。

1.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制度

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只有内部行政管理人员以身作则的执行管理部门的制度,才可以推动行政管理部门在国企中工作的顺利展开。另外,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内部激励制度[7]。通过激励制度的管理,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规范化企业的行政管理。

2.企业内行政管理制度

在企业行政管理中,企业需要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的考核制度。企业为确保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实施,企业让行政管理部门将行政管理工作每月或者季度制订一份工作计划,再或者制定长期的工作计划,并且根据将计划的完成率每天上报,这样有利于企业掌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的完成进度。其次,企业为提高行政管理规范化水平,企业实施行政管理部门定期规范化检查,利用检查制度保障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的执行。

3.行政管理监督制度

针对国企的行政管理中,只有制度无制度监督管理是无法有效的保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因此,国企需要制定监督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制定层层监督制度。以高层监督中层,中层监督基层,基层监督中部高层的监督管理为基础,企业加以监督制度中的奖惩制度,确保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执行。其次,为确保行政管理部门执行过程的顺利,企业需要制定实施规范制度,将该制度文件下发国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学习考核,并且制定如有人员阻碍行政管理工作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性制定处罚措施,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提高国企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国企行政管理规范化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标杆,人员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国企需要制定定期培训学习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通过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熟练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国企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企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认识到行政管理部门及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重要性,继而针对现阶段企业中行政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分析,针对企业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确保行政管理规范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林燕.国企行政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治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7):21-21.

[2]王媛.加强当前国企行政管理的创新[J].今日财富,2017(5):45-46.

[3]李勇堂.新形势下国企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4).

[4]盛誉.新形势下国企行政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2):85-85.

[5]黄欢.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国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消费导刊,2017(9).

[6]夏晓宇.提高国企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方法[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

[7]杨金美.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国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