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分析

孙洁王松清(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扬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下,采取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34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综合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和康复疗效等。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均有所下降,具有一定的康复效果。常规组的上下肢偏瘫痉挛改善低于综合组,常规组的上肢康复有效率是79.08%(19例)、下肢康复有效率是76.92%(20例),综合组的上肢康复有效率是88.46%(23例)、下肢康复有效率是92.31%(24例),综合组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下,采取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抑制偏瘫痉挛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中风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现代康复训练;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090-02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发病较为迅疾,患者突然出现人事不省、口角歪斜和语言不长等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中风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极易患有半身不遂、偏身瘫痪、身体痉挛和意识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1]。因此,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极为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偏瘫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下,采取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探究其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34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综合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在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开展本次研究。

在26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是31岁~74岁,平均年龄是(53.21±4.27)岁;疾病种类:11例脑梗死,15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17~27分,平均评分是(22.35±2.64)分。在26例综合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是33岁~72岁,平均年龄是(51.98±4.53)岁;疾病种类:12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18~29分,平均评分是(23.05±2.71)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2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一对一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在现代康复训练中,对患者的患肢进行两位摆放,帮助患者做关节鱼洞,训练患者的起坐耐受力、手指屈曲痉挛和踝关节背曲等。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调整现代康复训练的强度,每周安排11次45min以上的训练,每个月是1个疗程[2]。

26例综合组患者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药熏蒸、按摩和针灸等。中药汤剂康复主要使用补阳化瘀解痉汤,30~120g黄芪,30g海风藤,20g鹿角片、生地、玄参、丹参,15g木瓜、白芍,10g地龙、川芎、水蛭、炙甘草,3g全蝎。如若患者舌苔白腻厚重,有较多的污浊痰液,加上10g半夏、陈皮;如若患者舌头暗淡、有着瘀血阻络,加上3g三七。每日200ml水煎1剂补阳化瘀解痉汤2次口服,每个疗程15天[3]。

中药熏蒸使用由3g冰片,30g透骨草、川芎、伸筋草、苏木、威灵仙、片姜黄、汉防己、贵州、红花、杜仲,60g白芍、鸡血藤组成的抗痉挛方。先浸泡抗痉挛方30min,再用汽疗仪专用煎锅蒸煮,将蒸煮产生的蒸汽送入治疗舱中,让患者进仓熏蒸20min,温度保持在45℃,每日中药熏蒸1次,每个疗程是30天。

按摩将患者置于俯卧位,从上至下自脊柱两侧的肝腧、肾腧、胆腧、天宗、膈腧按摩;从下至上至臀部、股部和小腿后部的顺序自脊柱双侧的环跳、承山、委中及两侧腰椎、跟腱部施行滚法;在四肢使用摩法、揉法按照从远至进的顺序按摩合谷、尺泽、肩髃、缺盆、足三里、委中、环跳和风市等上下肢重点部位。在按摩初期,需要根据患者的偏瘫痉挛状态和体质进行力度调整,反复按摩患者的偏瘫痉挛部位[4]。

针灸是用快速轻柔的手法,对患者的手五里、手三里、足三里、太溪和三阴交等上下肢重点穴位,使用毫针轻缓深刺,尽量不使患者的肌肉出现抖动,使用体察年转手针刺1min,留针15~20min,每日1次,每个疗程是30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和康复疗效等,使用Ashworth测评表划分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将其分为0级、Ⅰ级、Ⅰ+级、Ⅱ级、Ⅲ级。将对患者的偏瘫痉挛康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4个级别,显效是指康复降低患者肌张力2级,有效是指康复降低患者肌张力1级,好转是指康复降低患者肌张力0.5级,无效是指患者的偏袒痉挛症状无改变[5]。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对本文录入的资料进行处理,用t检验,用χ2表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均有所下降,具有一定的康复效果。常规组的上下肢偏瘫痉挛改善低于综合组,常规组的上肢康复有效率是79.08%(19例)、下肢康复有效率是76.92%(20例),综合组的上肢康复有效率是88.46%(23例)、下肢康复有效率是92.31%(24例),综合组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极为重要,现代康复训练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中药学的发展,在中风患者的康复中应用中医综合康复越来越多,可以缓解患者的偏瘫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中风患者在偏瘫痉挛状态下,采取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抑制偏瘫痉挛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劲柏,宋安娜,钟利远,等.温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及四肢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8-10.

[2]林红霞,廖辉雄,王文靖,等.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4):414-415.

[3]陕大艳,陈启明,涂昭昊,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8):1230-1232.

[4]周立晨.中医推拿、现代康复训练联合运用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49-149.

[5]潘锐焕,周明超,杨志敬,等.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气虚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02-1204.

[6]宁艳哲,刘宏伟,李宗衡,等.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4):186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