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对改善流浪精神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自我管理对改善流浪精神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梁润娣高丽娟苏保育

梁润娣高丽娟苏保育(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改善流浪精神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流浪精神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护理,两组病人在入组时和经过8个月后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测评。结果8个月后,研究组NOSIE-30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NOSIE-30中的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流浪精神病人实施自我管理护理,提高了他们生活质量,对病人的社会交往技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人自我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094-02

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外来流浪精神病人越来越多[1]。我科就是专门收治由救助站或公安部门送来的患有精神症状的病人,他们均是受精神病的影响或智力低下的关系,不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联系方式,很难找到家人的外来流浪精神病人的病房,这些病人长期住院是必然的。另外,这些病人因长期流浪,普遍有生活自理差、行为退缩等症状,给精神病房的管理增加了难度。自我管理护理是指在护理人员的支持和指导下承担一些预防和治疗性活动[2]。自我管理护理原则是护患合作、病人互助、自我管理。我们从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对我科60例男流浪精神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按常规精神病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男性住院流浪精神病人60例,均CCMD-3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34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1例、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15例,经封闭式病房住院1年以上,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控制,无兴奋冲动,遗留生活懒散、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与人交流缺乏等症状为主。把入组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的病情经统计与检验、无差异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组长向病人宣传并使病人明白自我管理的主要任务。①如何对待自己精神病本身和因疾病带来的情绪问题,②如何自理生活,保持衣服、身体干净,并使自己过正常人生活,并参加工娱疗活动和享受与病友交往的乐趣,③如何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④如何找出自己的问题,制定实施改变行为的计划。

1.2.2主管护士向病人教授:①与人交流技巧,学会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别人的态度,②管理行为技巧,学会如何放松身体、减压和抗焦虑,减少躯体和情绪症状所引起的不适。

1.2.3研究组的病员中开展一对一结对,自我照顾好的与自我照顾差的结对,说话多的与说话少的,要求他们互相帮助,生活互相照顾。教会他们自我清洁、协助病友清洁、搞病房的卫生和内务、协助维持病房的秩序,有问题及时向护士反映和倾诉。各班护士记录研究组病人的症状和行为的改善,互助的能力,对表现好的和存在的问题均记录,把存在问题继续向病人指出、与病人分析,不断持续改进。

1.2.4定期把病人组织开会,将表现好的病者表扬,并让他们做亲身体验,通过互动、互学、经验分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使病者明白自我管理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管理自己疾病的能力和技巧,提高生活质量,也能使结对的生活质量差的病友感受和得到更好地照顾。

1.2.5效果评定

由专业护士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对病人在治疗前后评定,全部资料采用SPSS10:0进行t检验。

2.结果

根据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各因子差异无显著的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分有显著的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其总积极因素和病情总估计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其总消极因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自我管理护理前后NOSIE-30对照分析(x-±s)

t1p1研究组干预前后的对照t2p2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对照t3p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对照

3.讨论

3.1提高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

流浪精神病人、长期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自我照顾差[3]。而且说不清自己的家庭地址所以需要长期住院,与社会人生活差距越来越远。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功能减退、社交技巧丧失、缺乏工作竞争力,社会支持贫乏使患者感到诅丧、失望、生活质量下降。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的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的影响,并持之以恒治疗自身疾病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4]。因此开展自我管理护理,使患者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的疾病、行为、情绪,病人之间互助互学,对恢复社会功能、延缓衰退、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的总积极因素包含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清洁等积极因素,从表1总积极因素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若患者拥有积极的、正性的自我概念,使之能够真诚地开放自我世界,有利于患者应付生活压力、促进康复。

3.2改善病人的社会交往技能

开展了自我管理护理,护理组长定期与病人开会交流,主管护士经常与病者交流心得,病人之间的结帮对等;病人与护士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的交往增多,使他们逐渐懂礼貌和友好待人,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增加了兴趣和注意力,逐渐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病者的社会功能。从表1中的总消极因素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降低(p<0.01),提示病人抑郁情绪改善、社会交往提高。

3.3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病人之间出现结帮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患者自己也体现出自己劳动后能使病友享有舒适的生活和提高病友的生活质量,通过自己劳动的付出,使病房的环境改善无论是环境卫生的改善,人文环境改变,病友之间充满爱;而且定期开会表扬病人的优点,让病人分享自己的心得,病人之间互相学习,因而能增强病者的自信心。而且总消极因素中的精神病表现和迟缓等因子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降低(p<0.01),提示病人病情稳定,迟缓改善,动作、干事、说话灵活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流浪无主精神病人家庭、社会系统支持少,回归家庭的机会少,而且他们与普通精神病人在病情、护理、观察方面共同点,又有其特别之处[5]。探讨、学习对这些病人的训练和管理,对提高此类病人的护理和管理水平,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卫雪兴,杨健身,李晋文等.流浪救助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2(15),741.

[2]KennethA,Holroyd,ThomasL,etal.Self-managementofchronicdisease:Handbookofclinicalinterventionsandresearch(M).Orlando:AcademicPress,1986:1-10.

[3]邱友胜,方亚明,秦性好等.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6(18)421-423.

[4]李花纹,苏新法.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101-102.

[5]刘大荣.浅谈关于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