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张来英

张来英(厦门市中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137例腹泻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5d为1个疗程。结果患儿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25%。对照组相应分别为26例、25例、12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灌肠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34-02

小儿秋季腹泻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该病多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以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大多需5~7d见效。

笔者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用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该病,获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均为年龄4月一3岁,均有解水样、稀糊状或蛋花样便,大便次数为每日5-10余次,粪常规镜检均见脂肪球0一3+/HP,白细胞0一3个/HP。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为阳性[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例,男48例,女26例。对照组63例,男41例,女22例。2组患儿中医辨证均属湿热型或寒热错杂型。2组患儿发病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葛根芩连汤方:黄芩6~10g,黄连3~6g,葛根5~15g,炙甘草3~5g。上方加水,头煎取汁40mL,再煎取汁40mL,两煎混合。每次40mL加上0.3mg/(kg•次)的山莨菪碱注射液保留灌肠,每日2次,5d为1个疗程。治疗组予以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如脱水、发热的患儿给与适当补液,退热,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口服5mg/(kg•次)并给与适量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5d为1个疗程。2组患儿均观察2个疗程。

3临床疗效

3.1疗效标准2个疗程后观察3d患儿症状、体征变化情况。治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大便化验正常;显效:大便次数减少1/2以上,大便基本成形,化验正常;有效:大便次数比治疗前减少3次,大便呈糊样便,化验有白细胞、脂肪球;无效:临床症状及化验无改善,甚至加重。

3.2结果两组疗效统计治疗组显效54例(72.97%),有效15例(20.27%),无效5例(6.75%),总有效率93.25%。对照组相应分别为26例(41.27%)、25例(39.68%)、12例(19.05%),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3副作用有少数患儿给药后出现口干、面色潮红,给药后4小时内上述症状均能自行消失。个别患儿出现低热或者使原有热度增高,经退热等对症处理后可恢复正常体温,均不影响治疗。

4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病,而小儿腹泻容易迁延不愈,这是造成小儿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采取中西医结合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腹泻是日后研究的重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感受外邪,容易出现脾失运化,分清泌浊失职,发生飧泄。小儿秋季腹泻辨证多属中医湿热型或寒热错杂型。从西医的角度看秋季腹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病毒侵袭破坏肠粘膜,使微绒毛受损[2],肠道吸收减少形成腹泻。葛根芩连汤能够清热解毒、除湿导滞,使邪有出路;健脾运,行脾滞,祛脾湿,使邪去正复。而山莨菪碱注射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山莨菪碱的消旋体,属M-胆碱受体拮抗剂,其具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可扩张微血管,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功能恢复,有利于肠内营养物质及水份吸收,且它具有胆碱能神经作用,能解除肠壁的痉挛使肠蠕动减慢,并抑制腺体的分泌,肠道分泌物减少,从而使大便减少、变干[3]。此次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选用葛根芩连汤合并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和抗病毒疗法相比,退热快、止泻时间短,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4-1295.

[2]鲁臣溪,俞中强等.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和诊治[J].新医学,1991;22(7):347

[3]江米足.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临床医生,2009,28(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