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设备在自动化升级中的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气化设备在自动化升级中的管理措施

许婷

天津市治达安居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300122

摘要: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电网系统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获得明显的提高。相关专家根据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能够了解到,过去所采用的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需要。所以,要怎样让变电站能够进行自动化升级,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需要,便成为了现在负责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员所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电网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

引言

在科技的推动下,供电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十分突出。为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重视自身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全面了解电气自动化发展实际,正视电气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升级改造,实现对供电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整个供电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1全面分析供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情况

1.1电网调度自动化

通常所说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电网系统里所采取的的信息采集、实施监控等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凭借遥控技术来采取有关的指令传送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让电网系统里的所有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在此前提下,让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给电网运行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控,并在第一时间找到电网出现故障的原因,以此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得各种数据信息的传送工作更便捷,工作压力也会降低,从而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1.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

在电网系统中变电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就是对站内所有系统及电气设备进行全程自动化监控,通过计算机技术替代手工操作与监控管理,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借助微机技术,变电站二次系统可对站内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及状态进行辨识和测量,同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还能发出自动预警,给故障的快速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变电站的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1.3对电厂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介绍

对于发电厂而言,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电能的生产。在当前的电厂发展中,DCS系统应用较多,是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类型,功能多样,能够实现实时通讯、控制等作用,实现对发电厂全方位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DCS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自身性能不断增强,对提升整个发电厂自动化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在DCS系统的应用下,借助计算机,能够达到对现场设备运行参数的掌握,做好对电能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保护,切实提升电能生产效率。

2存在的弊端

2.1监控系统的运作方面

在还没有进行升级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来对间隔层设备往上传送的信息进行整理。而采用的远方调度主机,也要依靠向上设备来进行信息的传送工作,这很好的展现出了调度子站功能的效果;另外,其本来就是变电站的监视层,工作任务是在变电站里进行监视、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起到继电保护的效果。不过,这样的监控系统在运行期间会发生系统瘫痪的情况。

2.2监控系统的保护事项

在以前所开展的检查工作中,变电站所具备的监控系统预警能力,全部是后台控制系统所掌控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后台发生监控机无法有效运行的情况,那么预警就不会及时发出警报,如此一来,相关工作者就无法马上赶往事发地点,这样一来变电站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运行。

2.3增容方面受到限制

在电网系统当中,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其配置都比较低,而且还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另外,并没有采用全新的操作系统,这样一来,变电站在要进行增容的时候,就无法确保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3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升级与发展

目前,与网络相关的技术被逐渐的采用进了电网自动化升级工作中,而被重点使用的技术分别为以太网局域网以及TCP/IP这两种技术,同时这两种技术也是电网自动化升级所主要采用的技术。而根据这两种优势,相关工作者能够制定出系统升级的基础方案,具体表现为:全新的监管系统在得到运用后,要将还没有以太网功能的IED与以太网进行连接,如此一来,监控系统与运动转发系统在运行期间,就会有独立性,并且两者不能够互相形成干扰。

3.1标准国际化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商很多,不过每个厂家的设备给都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就无法实现较好的设备兼容性。所以,我国要全面推行IEC61850标准研发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把它当做变电站进行通信的参考指标,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变电站之间顺利的进行通信,从而让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实现国际化。电脑技术是进行信息处理的关主要方式,目前正往处理分布式的目标迈进,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强电脑网络系统的运行水平。在电气自动化系统里,要采用电脑技术来让电气设备进行网络互动。

3.2加快测控保护一体化建设

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很大系统都处于独立运作的状态,具有各自独立的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系统,能够为整个供电提高详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但是,彰显单一性。立足测控保护一体化,能够切实提升测控自动化水平,避免设置的重复性,降低设备维修工作量。对于测控保护系统而言,其信息的渠道是现场,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全面收集,这在根本上对测控范围和精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将参数控制在额定数值的范畴。同时,在测控保护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一次设备的异常信息进行整理,结合预定值进行分析,有效放宽测控范围。对于总控单元而言,其主要功能是接受输出控制命令,在完成校核之后,实现保护功能,省去相关遥控执行程序,设备智能化水平得以提升。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实现需要诸多部门进行积极配合,强化协调性,主要涉及设计、运行以及管理等部门,突破专业限制性,切实提升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3.3串口服务器实行网络结构

3.3.1串口通信服务器

在串口通信设备里,所使用的串口通信服务器,是Atop企业所生产的SE5116系列4网口16串口,其所具备的功能,能够让串口与以太网进行连接,也就是将RS-485、RS-442串口设备与以太网进行连接,另外还能够将各段层当中的信息传输到调度主站里。

3.3.2串口通信服务器的优势

SE5116装置属于HEADLESS设备,其不仅没有外围配置设备,而且也没有储存设备。此设备的功能,主要是能够让服务器进行独立操作,不用采用传统的风扇装置。如此一来,高弹性布线与串口就可以进行扩展。另外,串口设备能够顺利的与网络进行衔接,更为重要的是,不用对应用程序进行更改。

结语

总之,电网系统覆盖了很多的内容,其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直接会影响到供电的能力以及电力公司的经济收益。而想要更好的加强电网系统的运行平稳性,那么就一定要把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的使用到电网系统当中,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加强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电网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行。而由于电气技术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得到了电网系统的普遍使用,这让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刘瑞.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66-67.

[2]詹耀峰.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问题之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