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绿色医疗建筑的暖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究绿色医疗建筑的暖通设计

关安影

东莞盛世东胜格力贸易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扩大和医疗技术的革新,医疗建筑的新建、扩建及改建导致了医疗建筑造价与能耗进一步上升。有关绿色医疗建筑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但是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建筑专业,从暖通空调设计角度的探讨还相对较少,本文的撰写正是力足于弥补这一不足。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医疗建筑;策略

前言:绿色医疗建筑兼具医疗建筑和绿色建筑双重身份,建设绿色医院有着极为深广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建筑室内外景色的相融、自然采光通风、太阳能利用等思路。设计手段和设计策略的进一步革新,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暖通设计在绿色医疗建筑前进的路途中任重而道远。

1、医院建筑的能耗的特点

1.1所用能源种类繁多

医院所用的能源种类繁多,主要为医疗中心、厨房、洗衣房、手术室等一些环境提供空调保障,而各种设备和需求使得医院能耗较大。

1.2医院医疗设备种类繁多

医院的医疗设备多种多样,且医疗设备的运行往往运行时间较长,因而医院的电源要求不能间断,许多设备全年都24小时运作。

1.3医院能耗较大

医院因为其特殊性,其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医疗建筑的能耗是办公建筑的数倍,主要原因是因为医院的设备繁多、医院面积相对较大、设备工作不间断等综合原因导致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医院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很大,给医院带来了较大的成本。

2、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坚持原则——4R原则

2.1节省(reduce)

节省原则即节省能源和节约材料。其包括在整个空调系统内涉及的制冷机、水泵、风机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初投资过程中对原材料以及能源涉及材料的运行费用的节省。

2.2回用(reuse)

暖通空调系统的回用涉及到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回用,绿色建筑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中各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大部分可以拆卸,在其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甚至报废后,其中的诸如管材、运行设备中的部分非运转件等部分设备及材料经过维修、保养以及清洗等过程仍可回收再利用。

2.3广回收(recover)

广回收应包括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零部件和材料的回收,与回用的区别是其指对零部件及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回收,并非笼统的回收,比如对系统管道、设备报废后其在拆散或维修过程中对拆卸下来的零件进行系统回收。

2.4循环(recycle)

该原则是指在对暖通空调系统中设计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回收、回用等后将废料送到专门的工厂进行再生,从而实现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为闭环的良性循环,而对于诸如玻璃钢、岩棉等不能回收或回收利用成本过高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则应最大限度的限制其使用量。

3暖通空调绿色设计措施

3.1节约能源及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应从各方面来满足最低能源消耗的标准,近年来对绿色建筑能耗最低消耗基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再节能10-60%的要求,而该要求中所涉及的能源则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热水及照明系统,所采取的措施也多种多样,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的进行选取,如优化能源利用、选用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能源储备技术等系列措施。

3.2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劣,对于绿色建筑而言,能否使建筑物周围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暖通空调系统的效能能否充分发挥出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保持建筑外围洁净的空气、水源以及土壤,实现建筑物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及侵袭,由于树木及水可以为建筑防风、遮阴、蓄水,因此水和植物被广泛的引入建筑内部空间,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盆栽有土或无土植物甚至水帘、水幕、喷泉等出现在高档住宅室内空间,屋顶花园、屋顶蓄水养殖、建筑立体立面绿化以及阳台绿化等能够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及温度的设计成品都被利用到现代化高档建筑内,系列绿化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提供了可能性。

3.3改进建筑热工性能

建筑物热工性能涉及到建筑形体系数气密性、建筑保温、建筑遮阳等方面,建筑内部绝大多数的热量是通过建筑围护结构散发掉的,因此热量传递速度与建筑外表面散热面积,由于建筑采暖能耗随体形系数的增大而增高;同时采暖建筑内通过空气渗透消耗热量达到30-40%左右,热量消耗形式主要是由于外窗的气密性较差和导线、管道等的出入口和烟囱风道以及部分结构连接缝隙等部位,因此为降低该部分能耗可以通过提高门窗制作及安装精度、选用新型材料、加强密封措施等来减少空气渗透。同时建筑保温新型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保温效果,对于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夏季不同方位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强太阳能辐射对室内温度造成较大影响可采用可调节的通风双层玻璃窗内置百页的形式来减缓该现象,由于百叶窗可以根据太阳辐射角度及强度来调节遮阳高度,从而可大幅度的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功率。

3.4充分利用绿色材料

在现代化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禁止使用HCFCs及Halons产品,减少CFCs制冷剂来进行制冷,并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石棉类保温材料,应尽量选用可回收利用及重复使用的管材及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材料、管道、密封材料等,同时应尽量选用本土材料,避免舍近求远的选择境外材料,因为就地取材可大幅度的减少材料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既可降低成本、减轻业主负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5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其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其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等高品位能源而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冬季可以将地能中的热量挥发出来在提高温度后以供室内采暖,夏季则将室内热量抽取出来使其释放到低能中去。其具体原理为冬季地源热泵通过埋在地下或沉浸在池塘等水体内的封闭管道从底层内收集自然界热量,收集之后由环路内的循环水将热量带到室内,之后由安装在室内的地源热泵系统通过电驱动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来将能量集中,并以较高的温度释放到室内,该种情况下地能作为热源,而在夏季,则是地源热泵系统将从室内抽出的多余热量排放到环路内之后被大地所吸收,室内被冷却,此情况地能称为冷源。地源热泵同空气源热泵比较具有室内全年温度波动较小的优点,由于冬季温度比空气温度高,而夏季则比空气温度低,因此地源热泵的工作系数要高于空气源热泵,因此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能;同时地源热泵无需除霜,因而减少了结霜与除霜带来的热量损失;地源热泵还具有良好的蓄热作用。

结语

总之,在工程实践中,暖通设计应更以人、建筑、和自然的和谐一致为目标,在保证室内品质的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优化人工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和控制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中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创造低碳节能、健康舒适的绿色医院。

参考文献:

[1]金招芬,朱颖心等.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周亚素,张旭,陈霈霖.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M].新能源,2002.